
楹联二副

联/邹新社(宝鸡)

(一)

三个和尚
沙弥独坐寺傍林,闭目微听长老吟。最是师兄勤侍佛,看香挑水照修心。

(二)

三个和尚
木鱼清脆响山林,长老黙经坐禅吟。唯见师兄正挑水,不知小勒到那寻。

桃花落后

文/杨公劳

花落桃果现,
枝枝果成串。
眼睛很欢喜,
疏果体受艰。

2021.4.22作于田地

紫阳山歌

文/何俊峰

紫阳山歌是流动的山魂,是山民口头创作的歌曲,曲调优美自然,不尚修饰,不拐弯抹角。秦岭是山歌的故乡,紫阳是山歌的源头。翠生生、豪壮壮的紫阳山歌,以麦子和高梁的长势,在秦岭深处生长、成熟之后,就从山老汉的嘴里哼出来,能闻到一股炝人的旱烟味。当然,更多的还是从山妹子、山伢子的喉咙里流出来,飘着一丝甜甜的爱情。

紫阳山歌,或激越、或恢谐、或感伤、或动情,和着柔柔的山风,让人已至“山鸣谷应和,悦耳生怡情”之境。如此新韵,清听惟是。唱与念,声声入耳,亦养耳。全托汉语文字独有,一字一音,一字一韵之神采,诚至嘈嘈切切,珠落玉盘,一唱为先,三叹压后,遗音袅袅,馨人心脾。紫阳山歌在火塘里打个滚,那些高颧骨黑脊梁的紫阳汉子们就向着了火似的浑身滚烫;山歌在山泉里浸泡一下,让那些如花似朵的紫阳妹子喝下去,全都柔情似水。

今晚,我在紫阳听三代传承人山紫阳山歌,唱得那样投入,仿佛歌者就是角色,我听着听着也跟着进入了歌中里。这样的山歌,词句朴实,形象生动,带着浓浓的陕南声调,郁郁葱葱的山山野野,这长满灵气蕴涵历史与风情的紫阳山歌,在贴近传统和风俗的日子深处,始终与我们心心相印,如影相随。这些散落在秦巴深处的珍珠,是秦巴山区人民世世代代聪明智慧的结晶,和大熊猫、羚牛一样,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紫阳山歌,一张三秦大地的“文化名片”

别春

文/张振宇

莫叹残花付水流,
惜春忍悲上西楼。
遥观碧叶一塘翠,
夏日荷莲漫醉游。

紫阳茶事

文/何俊峰

南国的嘉木,带着闽南口音,涉水长江,停留在巴山秀水间。细节,在茶汤里发酵,炮制了千年时光的味道。从茶马古道到丝绸之路,越过重重关隘和驿站,紫阳茶香成为风潮,乡土弥漫了皇城和宫廷。深山僻壤,有佛音袅绕,禅道打坐。茶树,与先民一起,平起平坐,称兄道弟,就在日常生活的字里行间。清明谷雨刚过,翠峰,银针,毛尖和香毫,一个个呼之欲出,身穿草裙,娉婷婀娜,乡音乡情,在一片叶子上,呤唱紫阳的传奇。

紫阳仙豪,从远古走来,茶马古道,有着她的遥远,那传奇的故事,那动人的爱恋,都在弹指间悄然。一抹绿,就锁定生命本源,一浮沉,禅解红尘漫漫,一生熟,舌尖上品评出感慨万千,一高低,云雾里半神半仙。古寺中品茶论道,说禅机。厅堂上举杯笑谈,过往事
,丝绸之路传递着,谁的佳话,采茶女轻捻着谁的心尖,茶道禅机,岂能与茶坊有染。茶山,茶海,自有我的温馨,与你相伴。

汉江的水是你的根脉,是秦巴清明前山间的那片云烟,有窈窕的女子婀娜的身姿,有景泰蓝的衣服,走过你身边,芊芊玉指,收藏你的嫩绿,凝聚着巴山的魂云的魄,收获的喜悦,全都掩藏进采茶女,晶莹的汗水里。从绿变黄的轮回,无怨无悔,坦然面对不平庸的经历,炒茶提炼你生命的精华,翻飞的身姿如同蝴蝶翩翩,浴火重生,生命线和爱情线一次次交织 纠缠,将水灵灵的嫩黄炒制成沉稳 寡言的深绿。

苦涩被一点一点驱赶,清香渐渐一点一点,从锅边浮现,如同藤蔓,慢慢缠绕在山歌胸膛,伴随采茶女的笑容,在茶树间浮现,滚烫的水
从我的手中,将你的一生斟满,你在水里热烈的翻滚,再一次展现
生长 采摘 炒制的短暂人生,亦如秦巴的山 秦巴的云烟,还有采茶女,穿梭在茶树间,绿茶一生都在重复着,生长、采摘、炒制、品泡这人生四部曲,而我在你淡淡的香味里,品味出了,浓浓的 化不开的大地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