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归来
文/惠琴
四月十六日那天,吃完早饭,我和老公正在商讨当天的活动內容,我俩出门一年多回到延安,看见延安的山山水水都特别亲切,那天正好空挡,我们都想出去踏踏青。这时老公的手机适时地响起来了,接完电话,老公喜滋滋地告诉我:“是咱们的好朋友石大哥,他说前段时间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个在川口采油厂上班,一个在南泥湾采油厂上班,他们约好一起到川口沟里揪苜蓿和黄蒿芽,同时,他还约了两个我们共同的好朋友郭姐和小郑,问咱俩能不能一起去”我一听便乐坏了。于是我俩就兴高采烈地收拾东西,我还拿了四条颜色鲜艳的彩色丝巾。
我和老公开上车以次接到了石大哥、郭姐、小郑。老朋友一块出去玩,别提有多开心了。一路上我们无拘无束,一会儿说笑一会儿唱歌,不一会儿就到了川口采油厂大门口。哇,眼前一亮,两位新朋友已经等在那里了。经介绍,美女朋友在川口采油厂上班,玻璃镜片无法遮挡住她迷人的大花眼,标准的瓜籽脸上,五观的位置摆放的那么合适,中等苗条的身材加上辫法时尚的一根小辫儿,显得那么活力四射,美丽动人。让我不由想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句话,林妹妹姓马,石大哥亲切地称她为小马,另一位是在南泥湾采油厂上班的小贺,一副靠得住的邻居大弟弟形象。
介绍完毕,小马和小贺开一辆车在前面带路,我们的车跟在后面,行了几分钟,大家的车停到一个紧靠公路却略高于公路的停车场。下车仔细一看,停车场其实是一个水库的堤,水库的水翠绿透明,水库两边还有好多钓鱼的人。我们没有过多停留,由小马和小贺领着从公路的另一边下去,踩着垫脚石,过了小河,往上走了二百来米,就有一大片苜蓿地,看到一簇簇一匝来高在风中摇曳的水灵灵绿油油的苜蓿,真的是好高兴啊,我们尽情地揪着,不一会儿我们每人揪了一塑料袋子,又在苜蓿地周围的耕地边上拔了一些黄蒿牙。
当我们回到停车场时,水库边上钓鱼的人都钓到了好多,小贺买了一条足足有十来斤重的大鱼,说是灰鱼,受小贺的热情邀请,我们又驱车翻过一座小山来到小贺工作的南泥湾采油厂,当我们看到热情的小贺又买了各种蔬菜和一大卷陕北人待贵宾才吃的黄糯米年糕,真的是好感动啊。我们来到公寓楼五楼,走进他的宿舍,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一间平房里面真的是一个生意盎然的小小世界,进门的左手边是一个小巧精致的电给氧金鱼缸,里边各色的小鱼儿快活地游着,像是欢迎我们这一行陌生的朋友,鱼缸过去是一个白色泡沫箱子做的袖珍菜园子,中间一棵长得高高大大的朝天椒,红了好多,但它还在蓬蓬勃勃开着许多小白花,孕育着更多的小辣椒,朝天椒周围是长得郁郁葱葱,翠色欲滴的西芹菜,足有一尺来高,让人一看就有食欲。小小菜园子过去是一棵长势喜人的橡皮树,橡皮树过去是放在窗台上的两盆开得热烈的杜鹃花,杜鹃花过去是叫不上名的垂满整个花架子的长藤蔓。进门的右手边是整齐的架子床,床过去并排放着两个大立柜,衔接到长藤蔓的旁边,整个房间干净整洁,大立柜前的空地上立着一个小小的方形箱子算是灶台,箱子上放着一个电炉子,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我和朋友们很惊讶:一个单身的大男孩能把日子过得这么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当我和我的老朋友们欣喜地观赏着房间里的金鱼、袖珍菜园和花草时,小贺和小马已经忙碌开了,真没想到他俩都是做饭的好把式,令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插不上手,闲谈中得知小马是从南泥湾采油厂调到川口的,因此,她对这里很热悉,干起活来得心应手,更没想到,小马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有一个老公宠、孩子爱的幸福小家,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大概就是说的她这样的女人吧。
不一会儿,小贺就把鱼做好了,小马把黄瓜菜和新鲜的苜蓿菜也拌好了,糕也切好了,开始炸油糕了,锅里冒着欢快的油泡,金黄的油糕炸出来了,满屋漂香,咬一口外脆内糯,油而不腻,我们每人手抓着一口气吃了好几片,正式开饭了,每人一大碗鲜嫩的鱼肉块吃得我们忘乎所以,将小贺热得白生生的馍馍和早上烙好的饼都冷落到一边。
吃完饭,要收拾碗筷了,但是,我们那里能抢得过厚道好客的小贺啊!没几分钟,他就将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可爱的小马小贺,用实际行动全方位诠释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让我们太感动了。接下来石大哥利用饭后时间,用心用情地给我们讲了学习的重要性,讲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还给我们普及了一些营养常识,强调了早餐的重要性和搭配,真的是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每个人也都发自内心地分亨了当天的收获。分享过后,我们还自告奋勇地表演了独唱,歌伴舞、朗颂等节目,最后,我们每人还披着鲜艳的丝巾唱着陕北民歌尽情地扭起了大秧歌。
直到天快黑时,我们还童心泛滥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中,我拥抱着两个可爱的新朋友,看着小马娇美的容颜,开玩笑地说: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旁边还跑来个可爱的邻居大弟弟。于是,开心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