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见春月
文/林晓耕

走上春天月下径,我感形影紧相随。
漫步首季晴夜中,我觉人月两相和。
我,遇见春月。
每当春天夜幕降临,我喜静坐,去仰望长空悬明月。
适逢三月夜深人静,我爱独处,去注目大地铺亮膜。
恰至深春月上中空,我好临窗,去鉴赏天壤漫皎洁。
“多情只有春庭月”,诗人张泌《寄人》时,更是将本已迷人的春月,描绘得更加曼妙多情!
我,遇见春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之醉翁,虽说元宵夜,可喻当下仍贴切——他已将月下美情境定义为表情之地、示爱之所了。
而当明月和春天共舞,银辉与三月互映的时候,月下景致更是:深为文人墨客喜爱、广受普罗大众青睐。
我,遇见春月。
独有其特色春天明月,它有着相异于其它三季月色的别具一格。
盛夏月色,像彩带,缠绕山间。
金秋月景,似水银,泻于四野。
寒冬月光,若莹雪,洒落大地。
而当明月际会青翠春天的时候,它诗情展露,画意浓郁;它华美尽显,温润毕现;它如梦如幻,柔情似水!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我以为,秦观感慨确实恰当和到位。
我,遇见春月。
当春天明月携手盛开百花的时刻,我去体会文人诗客华章里“花前月下”的曼妙情境。
昂首,我仰望清月高挂:伴着和暖晚风,银光洒遍天地;平视,我观赏美花似玉:和着明亮月色,似恋人来相约--好个花前月下!
再举头,我遥看月貌美艳:流云隐约飘荡,月儿时隐时现;再平视,我鉴赏花容可人:春花本已明艳,伴着月色更美--好个花容月貌!花同月合一、月与花互映,诗意盎然啊!
我,遇见春月。
当春天明月相会山间树林的时候,我去欣赏月色的流光溢彩。
看,穿过密密树林那生机重现、茂盛逐渐的枝干树丫,兴致勃勃的月儿,闪亮地挂上了树梢头、叶尖上,面带几成满足情;你再看,密林间的空地上,那轮春天明月,尽兴倾情地照了下来。这时,有草处,墨绿与银白相映,耀眼不已;现泥点,黄黑和月影互衬,养眼非常。
这种数成满足、几色相映和美影交织,展现了一种流光溢彩、一片情景交融!
我,遇见春月。
当春天明月映照乡间小路的时刻,我去感受月亮走我也走的诗情。
我在小路前段行,抬头见明月;我于小道中间走,昂首仍见月;行至小径穷尽处,仰望还是月。
我顺细路坡上走,月光紧跟随;我沿窄道梯下行,月色贴身来……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此时此刻,忽然我想起,《把酒问月》时,太白曾惊诧于这种奇异景致,发出如是感叹。
如今,好似相约绝代诗仙,同坐曼妙月色下、共醉人月相随里!
我,遇见春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漫漫夏夜如此,银色秋夜如斯,冷峻冬夜仍然,碧翠春夜更亦然!
万载不变的柔柔月色、世代流水的天下人间,人月相映,形影不离,书写美好,描绘灿烂!
所以,这是夏月;这是秋月;这是冬月;这更是柔美春月!
我,遇见春月。
林晓耕 笔名:耕耘希望;职业:设备管理工程师。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会员,以及《中国百家文化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