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谷雨(散文)
文/张德胜
二十四节气歌云:春雨惊春清谷天。这里的谷就是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19日、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农谚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送严寒而迎暖归,过清明而细雨飞,百芳发而绿意回,候鸟还而鸣声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是说谷雨时节日高风暖、雨量增多,池塘里浮萍开始生长,萍是杨花柳絮生命的延续;“布谷声声啼,田野春潮急”,忠于职守的布谷鸟从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每年的谷雨时节,便开始日夜忙碌以它独有的“布谷、布谷”方式提醒人们赶快播种;与此同时人们可以看到,在桑树上开始有戴胜鸟降落。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与历史名人、与梦想有关的节气。传说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成功,玉帝赐他金人他却献给了黄帝,后天使问他想要什么?仓颉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吃”,然后就沉入了梦乡。第二天真的满天下起了谷粒,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天作为节日,叫做谷雨节。每年谷雨节,仓颉庙都要举行传统庙会,会期长达七至十天。年复一年,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此地,举行隆重热烈、盛大庄严的祭奠仪式,缅怀和祭祀文字始祖仓颉。人们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表演武术,敲锣打鼓,演大戏,载歌载舞,表达对“字圣”的崇敬和怀念。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节气,气温上升,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播种生长。农谚云:“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整个谷雨时节,无论南方北方,辛勤的农人播种的播种、插秧的插秧,肥沃的田野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时节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玉米花生早种上,地瓜栽秧适提前”、“ 过了谷雨种花生,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与其他节气一样也有自己的节令习俗。由于地域、气候、文化传承的不同,谷雨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应该是“走谷雨”。这是我国古时风靡大江南北的习俗。谷雨这一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户外田野走一圈然后回来。寓意是与大自然融合,以期强身健体。虽无丝竹之乐,却有山水之怡。另外,除掉西北苦寒之地,“赏牡丹花”也是流传极广的一种习俗。牡丹花又称“谷雨花”,因为谷雨前后牡丹花盛开,“谷雨三朝看牡丹”这个习俗绵延千年之久。古时有“花会”一说,即凡有牡丹花开之处,都会有仕女游观,更有风流泼辣之女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清顾禄《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鹏只护玉楼春。”还有两种习俗极具地域色彩,“北食香椿南祭海”。谷雨前后正是香椿树萌发嫩芽的时节,此时的香椿嫩芽醇香爽口、营养丰富,不仅抗菌消炎,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所以北方人常在谷雨时节采食香椿芽。谷雨祭海是南方沿海一带的习俗。清明一过,海水变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正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谚语云“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一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在沿海一带又叫渔民的“壮行节”。
谷雨是播种的季节。这半月的时光,田野到处充满了笑语欢歌,肥沃的土地精耕细作,辛勤的农人昼夜不歇。谷雨的阳光灿烂,谷雨的风儿柔和,谷雨的生机蓬勃,只要我们都能在谷雨时节播下自己希望的种子,用汗水浇灌,用心血呵护,用勤劳助长,待金风送爽时就一定会收获无比的喜悦和舒心的快乐。
2021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