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带你解读一首诗】
附录原诗:
【七律】《谷雨誌》
出品/北平永胜
青衣总有真颜色,
也见昙花独自伤。
万点桃红惊四座,
一钩破月照西墙。
白头对镜凄凄泪,
残烛拈针索索囊。
谷雨听风山欲雨,
春来每教影沧桑。
————
【诗词制式】
『韵』平水韵,下平七阳。
『律』七言律诗,平起首句不入韵。
【诗题诠释】
『谷雨誌』,“誌”是记录的意思,这是一首『本事』诗,是讲一个京剧(青衣)演员的故事。
【诗词注释】
首联——『青衣总有真颜色,
也见昙花独自伤。』
————
背景知识:
『青衣』是一个京剧行当,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说法,青衣在旦行里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
正旦的表演特点,一般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
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
从着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春秋亭》(程派)
《凤还巢》(梅派)
《状元媒》(张派)
《失子惊疯》(尚派)
《贵妃醉酒》(梅派)
《锁麟囊》(程派)
以上都是著名的青衣戏码。
————
『青衣』是最具有传神色彩的角色,起句论点——『真颜色』。
『昙花一现』,是论据。
此为“兴”的手法,兼具“赋”。
颔联——『万点桃红惊四座,一钩破月照西墙。』
回忆当初舞台上的辉煌时刻与当下的凄凉境遇做比较,“比”的手法。
颈联——『白头对镜凄凄泪,
残烛拈针索索囊。』
递进式渲染手法。将『锁麟囊』
戏名嵌入诗中,暗合戏里戏外的悲剧人物的相同境遇。
尾联——『谷雨听风山欲雨,
春来每教影沧桑。』
谷雨时节,是播种的季节,是期盼丰收的季节,而此时作为主人公,却在听风唤雨,沉浸在回忆之中,时时地回想着往日的春光无限,而又不得不接受人老珠黄,寄人篱下的残酷现实。
【诗词总结】写诗词要会讲故事,要有代入感,不能总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牛鬼蛇神。要让笔下塑造的人物活起来,对他(她)付之于情感,并用诗的语言把它展开来,这样才能写出吸引人的优秀作品。
写诗要有『诗心』,无心则无情,无情则无趣,无趣必无味。
无味你写它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玩诗词寻求刺激吗?
是你玩它,还是它玩你啊?
这跟找小姐一个道理,到底是谁玩谁?
先搞搞清楚好不啦?!
洗干净了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