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展开幕式
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民俗节来临之际, 4月17日,《敬畏经典——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展》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作品展由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书法家协会、广西书画院、广西书法院等单位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曹伯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丁廷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潘琦,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全国政协书画社副主任覃志刚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参加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展嘉宾合影
本次作品展共展出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120件,这次展品的数量及展线堪称广西历次书法个展之最,所临摹经典作品的书体、书风和书家,跨度长,范围广、难度大。这些书法作品遍涉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名家大师,如王羲之、苏轼、米芾、黄庭坚等。其中有楷书如:褚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孟子》等;草书作品如怀素的《自叙帖》、孙过庭的《书谱》、张旭的《李青莲序》;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魏碑有《元桢墓志》、《元显儁墓志》、《张黑女墓志》;篆书《石鼓文》等。
罗殿龙先生向广西书画院捐献书法作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曹伯纯、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全国政协书画社副主任覃志刚等领导嘉宾观看罗殿龙临帖书法展作品
李锡宗(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观罗殿龙先生临帖书法展有感》:
临摹古人的书帖是书法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这一过程当中,临摹者是用手、用体力、用心去感知古人对书法的理解,并学习古人的一些书写技巧经验和继承古人优秀的书法美学理念,重新认知由书写的点、线组合产生的中国文字的独特美感,提升我们对中国文字内涵诠释的精准度。细观罗殿龙先生临摹古代经典名帖的作品,我体会到他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和超凡的书法技能,还能窥见其优秀的人品与刻苦的治学精神,以及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酷爱。
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崔狄女士采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罗殿龙先生
康有为说:“学书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以得其性情也。”可见,不但普通人需要临帖,就是历代名家,也少不了效仿古人、法古创新,经过潜移默化、再“独辟蹊径”,这是古代先贤总结的创新正道!书画同源,学习中国画的过程当中,也很重视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中国画“六法”中,就有一法是“传移模写”。中国画更强调“以书入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潘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肖石乔等嘉宾观看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
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我是以中国水墨画家的眼识,欣赏罗殿龙先生的书法展,其作品令人赞叹和发自内心的激动,令我受益匪浅、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与深究!我更期待着,罗殿龙先生能将更多代表自己个性语言的优秀书法作品,早日与大家见面!并衷心的祝愿此次书法展成功举办!
罗殿龙临《王羲之洛神赋十三行》

罗殿龙临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局部)

罗殿龙临颜真卿 《蔡明远帖》47cmX253cm
罗殿龙临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傅》47cmX236cm
罗殿龙临《石鼓文》(局部)
罗殿龙临智永《千字文》(局部)
罗殿龙临褚遂良《雁塔聖教序》165cmX161cm
2021年4月17日上午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参观------“罗殿龙临帖书法作品展”
-------李锡宗(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2021年4月17日记于广西南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