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的杨树,今年飞絮明显减少
近期,随着气温的回升,郑州本该开启杨柳飞絮肆虐的模式。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飞絮远不如往年明显,这背后,是郑州园林部门为期三年的努力。
从2018年开始,郑州每年投入超百万治理城区飞絮,到今年,中心城区将基本告别飞絮。和杨柳絮说“拜拜”后,接下来,郑州将把治理重点转移到法桐飞絮上,计划用化学方式抑制法桐结球,目前正在实验中。
三年试点期限已到
郑州中心城区的飞絮基本消除
郑州市民小张患上过敏性鼻炎已经有三四年,一到春天,当杨柳絮纷飞的时候,小张便开始喷嚏不断,眼泪直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觉。
今年,小张的症状似乎减轻了,“郑州的飞絮是不是少了?我打喷嚏的频率都低了。”
这些飞絮,是由杨柳树雌株产生的,每年进入三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回升,飞絮开始肆虐,随风起舞,令人不堪其扰。一般来讲,每年3月20日开始,柳絮先飘,随后杨絮“接棒”,整个飞絮期将持续到5月下旬。
自2018年开始,郑州下大力气整治杨柳絮问题,为此每年投入超百万元。
“当时,我们专门派了一个小组去北京学习治理方法,最终决定购买北京科研机构的药剂‘抑花一号’,用化学方法给杨柳树雌株‘节育’。”郑州市园林局规划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仝群喜表示,该药剂当年注射、次年见效,使用起来较为复杂,大致分为钻孔、打药、封孔三个环节,平均每棵树花费成本约50元。
目前,郑州市中心城区约有杨树、柳树雌株1万棵,主要集中于老旧小区、滨河公园、市内学校、公园广场等地。
杨树的树干上插的有针管
每棵树打药后,次年可减少约70%的飞絮。按照郑州治理飞絮的“三年计划”,到2021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将基本告别飞絮,药物消除不了的那部分飞絮,将作为“飞花”景观点缀绿城。
如今,三年期限已到,效果如何?
“效果非常明显,除了大家对飞絮的投诉电话大幅减少,还有通过我们肉眼直观的感受,都能看到显著的效果。”仝群喜表示,经过了三年的试点,接下来飞絮治理工作将列为常规工作,为郑州营造更舒适的环境而努力。
郑州县市区约4.5万棵杨柳树雌株
已全部打药“节育”
无论从园林部门的反馈,还是从市民的感受来看,郑州中心城区飞絮治理成效明显。具体到郑州县市区的城区,飞絮治理效果是否也跟得上?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经过两年的治理,用药技术和经验更加成熟,因此从2020年开始,郑州已要求县市区的城区,杨柳树雌株必须实现百分之百“打针”。
在采访过程中,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展示了一张飞絮防治统计进度表,清晰地统计了各县市区的杨柳树雌株的位置、数量和施药比例,从表上来看,2020年,郑州航空港区、上街、荥阳、新密、新郑、登封、巩义、中牟城区的杨柳树雌株全部打药,约4.5万棵。
杨树的下方还有少量的飞絮
问及今年飞絮情况,家住巩义市区的李女士表示,“确实少了一些,用我身边过敏的同事的话说,他们终于‘解脱’了。”
除了城区,飞絮也有随风潜入的“外来户”。比如绕城高速沿线,目前治理效果如何?
“目前,除了连霍高速沿线金水区段,其他绕城高速的杨柳树已基本完成了更新。”郑州市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处处长毛训甲介绍,更换成了雪松、女贞、石楠、白蜡、黄山栾等,增加了绿量,提高了景观效果,黄河边的飞絮,也在结合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进行治理。
杨柳絮治理“各司其职”
市民可“对号入座”反映问题
尽管整体治理效果明显,但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在金水河沿岸,飞絮仍较为明显,此外在郑州大学南校区,大片杨絮“集结”在地面,十分醒目。
对于这些“漏网之鱼”,该如何解决?
据介绍,郑州杨柳絮治理是“各司其职”的,对于治理责任有明确分工。
具体来看,郑州市园林局负责督导全市的杨柳飞絮防治工作,同时负责市属公园、广场、绿地内杨柳飞絮的防治工作;郑州市城管局负责城区河道滨河绿地及城市道路绿化杨柳树飞絮的防治;郑州市水务局、林业局、交通委负责本系统内的杨柳絮治理;各区政府分别负责各自城区内老旧小区的杨柳絮治理。
如果市民发现哪些区域飘絮严重,可拨打对应部门的值班热线进行反映。仝群喜说,如果学校想要治理飞絮,可与园林部门联系,通过签署合同的方式,进行打药治理。
烦人的法桐球
将成为郑州未来的治理重点
治理飞絮,也可以很“智能”。比如,为了精准定位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2020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作开发出“北京飞絮防治APP”。
据介绍,这一移动数据采集系统将为全市各区园林绿化部门及有林单位治理杨柳飞絮提供更详实的信息,让飞絮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张博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北京飞絮防治APP”是把杨柳飞絮重点治理区域划分为网格,仅五环内就有网格28万多个,最小网格达到了50米乘50米,可精确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路段,实现单株的精准定位,更便于实施一株一策,精准治理飞絮问题。
人工治理,难免有疏忽和漏洞,像北京这样的APP,郑州是否可以借鉴?
仝群喜表示,未来,可以考虑与郑州市大数据局对接,引进类似的智慧园林系统,对杨柳树飞絮进行精细化管理,“但考虑到人力和数据对接,还需要一些时间推进。”
此外,仝群喜还表示,杨柳絮治理工作进入常态化后,将集中开启治理法桐球的工作。
“法桐冠大荫浓,维护费用低,遮阴效果好,基本在郑州市区随处可见。”仝群喜介绍,尽管郁郁葱葱的法桐为郑州绿化做出了贡献,但法桐球掉落炸开的飞絮,也成了很多人的烦恼。
他说,园林科研人员从杨柳絮治理之中得到了启示,今年开始,已经在嵩山北路进行试验,为法桐打药,用化学方法让其少结球,等试点效果较好后,将向全市铺开。届时,大家就可以安心地漫步在浪漫的法桐下,享受法桐带来的阴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