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58)

【158】
老者掏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纵横的老泪,接着说:“8月21日,日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他的副手今井武夫到江来洽谈具体的投降事宜。
那天我芷江机场起飞六架p-——51野马式战斗机,三架去常德为降使的飞机做引导。
野马式的速度快,在日本双发的轰炸机前后上下翻飞,才不至于让日机掉队。

可那个日本的飞行员显然是炸惯了芷江的老手,一过了辰溪就顺着河飞,结果飞到洪江去了。是我们一个姓周的飞行中队长把它赶回来的。
到达芷江机场上空的时候,一架担任警戒的美国飞行员突然朝日机俯冲下去,擦着他的机头飞了过去,把日军飞行员的脸都吓白了。
日本降使一行四人下飞机的时候,一个个脸色煞白,冷汗津津,垂头丧气。
在机场的数千名中美军人一拥而上,把担任警戒的宪兵都挤倒了。大家都争先一睹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尤其是美军飞行员,挤上前去拼命地照相。
他们还冲过警戒线,把日军飞机按照我方规定系在机翼和尾翼上作为来降标志的红布条扯得粉碎,纷纷收藏起来,留作纪念。我这块嘛,”
老者举起那块旧红布,得意地向大家展示着:“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一个撕了一大块的美军飞行员手里硬抢过来的!哈哈。”
这一顿饭,宁新和马建忠吃得少,喝得多,听的更多。

回去的时候,宁新问出来送客的英子:“你这个爷爷好厉害,知道那么多。他一定是国民党的一个大官。”
英子扭头看了看家门口,小声说:“好像不是什么大官吧?他当过国民党部队的翻译,因为那个时候美国人特别多。后来当了什么什么县参议员。再后来又去了长沙,参加了国民党部队的和平起义。文化革命一开始,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路上,马建忠对宁新说:“看样子修完铁路我们还要回到学校里再读一点书才要得。我发现我们对历史知识一无所知。”
宁新说:“学个鬼呢,这些知识你到哪里去学?你就是到大学里去也学不到。”
马建忠说:“哪怕是哦。你想想,那个编教材敢把这些东西编进去?”
两个人不免一番感慨叹息。
回到车场时已是夜深人静。在他们的眼中,芷江小城仿佛一下子变得神圣而威严、静谧而可爱了。
黑绒布似的夜空中,晨星寥寥,冷月如钩。
马建忠的脑子里忽然冒出古人的一句诗:“受降城头月如霜。”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