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彩美篇|《生死魔壶》作者/宗廷沼
编者寄语:
精彩美篇|宗廷沼中篇小说《生死魔壶》全篇2万余字,【克勒文苑】现分8期连续展示给广大师友读者们,敬请欣赏斧正!
详细刊发如下:
美篇首刊【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⑴→迷糊中听到枪响…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⑵→可疑茶壶有一对…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⑶→地质专家指点迷津…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⑷→冤情澄清,风波又起…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⑸→鲍法官下放锻炼到燕圩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⑹→天河浴场爱情复活
美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⑺→鲍法官证婚,新婚有苦难言
终结篇【克勒文苑】生死魔壶⑻→文物专家上门觅宝

今天刊发:美篇首刊《生死魔壶》⑴→迷糊中听到枪响,美貌小妇人脑海中一片空茫■宗廷沼,请雅赏!▼▼

节选自宗廷沼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生死魔壶》

▲作者/宗廷沼(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前任副主席)
【克勒文苑】名家精品→《生死魔壶》⑴ 作者/宗廷沼

【克勒文苑】精彩中篇小说→《生死魔壶》 作者/宗廷沼
导读:
一把家用茶壶涉嫌命案投毒,法官慧眼查清奇案疑凶,生死魔壶祸福相倚民间传颂。
小说《生死魔壶》全篇架构精巧,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故事一波三折,凄美离奇,读来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染与激励!

⑴→迷糊中听到枪响,美貌小妇人脑海中一片空茫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寡妇陶香迷迷糊糊中被人押出监房,推进囚车,警笛呼啸,囚车出了县城,飞驶在乡村公路上。公路边白色的柳絮纷飞,田埂边人们在祭奠故人,坟头上盖上新土插上纸幡,让人心里凄凄惨惨。囚车在一座新坟附近停下,她面色苍白,双手被反绑,佩枪法警命令她在坟前跪下,然后向她举起了手枪……
随着惊天一声枪响,她觉得大脑一片空茫,身子轻盈地离开地面腾飞起来,一片片血红的桃花纷纷扬扬,在她眼前飞舞,飘呀飞呀,无奈地飘落在田野、水面,大地殷红,河水血红……自己就这样死了吗?死不瞑目啊!
娘——清脆的童啼声飘来,幼小的儿子跌跌撞撞奔来了,额头上撞出了血色,宝宝,河水危险,千万别过来!她伸手阻拦,近在眼前却怎么都够不着那双小手,她哭喊着大声呼救。隐约一个人影飘来了,是丈夫小贾手捧茶壶不紧不慢地走来,怎么,他来接我去阴间了?死鬼呀,你心里最清楚我待你怎样了,你咋不开口作证呀!孩子是你的骨肉,快伸手救救他呀!黑影凄然不语,她绝望地哭喊着……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和喊话声。
她猛然吓醒,睁开双眼,发现自己仍然躺在监房的地铺上,月光透过铁窗,照在自己身上。又是一场恶梦!是的,自从接到死刑判决书,认定她毒杀丈夫,她总是魂不守舍,恶梦不断。她鸣冤,她不想死,她才22岁,她舍不下才一岁多的儿子和父母亲……
天亮了,温暖的阳光照进了监房,照在身上暖洋洋真舒服,活着多好啊!可惜自己日子不多了。早饭后看守走近喊道,003号,出来。陶香猜想自己的死期到了,整了整衣服和头发,别好为丈夫戴孝的小白花,万分留恋地默默和亲人告别,放声哭道,死鬼呀,你心里最明白,你咋不开口为我作证啊!一家老小咋办呀?她心里想,枪决那天要像窦娥那样喊冤,感动上天六月酷暑降大雪!

她没有被押赴刑场,而是被带进了审讯室,在一张凳子上坐了下来。只见对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位陌生的办案人,其中一位近40岁,与自己的父亲年龄差不多,不由心中暗想,怎么换人了?
其实陶香不懂法律程序。按法律规定,死刑判决执行之前,必须由省法院死刑复核部门对案情进行最后审核,确认无误后,命令将犯人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因此有人说死刑复核是专门给下地狱的人发通行证的。现在陶香的案件已经到了最后一关。她看看面前坐的两个人,男的个头不高,脸色黑得出奇,比种田人还黑,有点像戏台上的包黑子,女的年轻漂亮,戴副眼镜,两人面前堆着案卷,今天要谈什么呢?昨夜的恶梦挥之不去,她神情恍惚。
陶香低头不语。黑脸法官鲍达人默默地审视着陶香,她长相标致,面色苍白,神情绝望,按常规不消多日,这个年轻的生命就将毁灭,他心里有些不忍,这么个柔弱女子,真的会毒杀丈夫吗?他和搭档反复研究了案卷,发现了一些疑点,决定和被告见面,详细听取自诉。他和蔼地对陶香说,我叫鲍达人,她叫于丽,都是省人民法院法官,负责复核你谋杀丈夫一案。你把真实案情详细交代清楚,这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我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陶香点点头说,听明白了,我真的没有下毒,我冤枉死了呀……
别急,要相信法律。慢慢说。先把你丈夫那天晚上死的情况详细说说。

提起那天晚上,陶香心有余悸——
北风呼啸,雪花飘扬,入冬的笫一个冷天来了。陶香丈夫小贾难熬的日子也到了,他和他父亲一样,常年患肺病、哮喘,每到冬天症状更重,他父亲四十多岁就去世了。那时乡下人称肺病肺结核之类肺痨,常常面黄肌瘦,气喘吁吁,有气无力,如瘟鸡一样。人们对肺痨病畏而远之,小贾娶不到媳妇,多亏他母亲与陶香母亲是远亲,两位母亲做主,20岁的陶香嫁给了27岁的小贾,为的是给贾家生儿育女传个后代。结婚后左盼右等,就是不见陶香有孕,陶香提出离婚,碍于母亲劝阻和自己的名声,她咬咬牙忍受下来,近一年突然有了喜,生了个儿子,孩子拴住娘的心,小家庭总算安定下来。当然,一些风言风语也传了开来……
50年代中期,农村有了互助组、合作社,农民日子渐渐好过了。那晚村里有淮剧团演出《秦香莲》,男女老少挤满了祠堂。小贾咳喘厉害,晚饭后早早上了床钻被窝,陶香和婆婆抱着孩子去看戏。看到后来,婆媳二人被剧情打动,哭得眼泪汪汪。戏散后回到家中,丈夫小贾病发得厉害,上气不接下气,她赶紧用茶壶倒了热水,服侍他吃了平时吃的药,仍然不见好转,下半夜喘得更凶,脸色发紫,想说话已发不出声音,她赶紧出门请小贾二叔、堂弟银锁帮忙,弄船送小贾去镇医院救治,可是刚把人弄上船,他就不行了……

小贾咽气前还有哪些症状?鲍法官问。
陶香想了想,摇摇头。
他呕吐过吗?
没有。
口鼻眼耳出血了吗?
也没有。
你再想想!
真的没有。我一直守在他身边,婆母也在。陶香心里奇怪,这位法官倒像医生,他问这些干什么呢?前几次审问,他们从来没问过这些呀!
鲍法官听着,却觉得眼前透过一线新的亮光……亮从何来?他从陶香的供述中有了重要发现:死者临终前并没有砒霜中毒的症状,呕吐和七孔出血是砒霜中毒的两大症状,为什么死者都没有呢?难道陶香有意隐瞒真相?可她是一个文化很低、不懂医道的农妇,一般是不明白这些常识的。他是呼吸衰竭、窒息而死的症状,难道真的另有死因吗?
还有法庭审案时陶香反复辩护说,“你们说我用砒霜毒杀丈夫,我用的砒霜哪里来?买不到,自己造不出,难道天上掉下来?”这句话被记录在案。这句话引起二位复核法官的高度关注。是啊,判决书确认陶香对婚姻不满意,离婚不成,用砒霜毒杀丈夫,可是证据中没有砒霜的来源。虽然有法医化验死者生前使用的茶壶中有微量砒霜的证明,但不能证明来源,也不能证明死者死于这些微量砒霜。如果有人投毒于壶中,作案人毁灭证据很容易,不会故意留下罪证。如果是陶香投毒杀人,为啥还要收藏茶壶而不去毁灭这个证据呢?茶壶里有残留砒霜,她为何不用水洗干净呢?会不会其他人嫁祸于她?或者她还有同谋,为了保护别人而不讲真话呢?这些疑点必须彻底查清!

精彩美篇|【克勒文苑】中篇小说《生死魔壶》作者/宗廷沼

>>>>>>>>>>>>>(END)
撰 稿:宗廷沼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宗廷沼先生简介:




宗廷沼先生新近倾心铸造的精品力作《金穗美文》书作照片
精彩美篇|【克勒文苑】中篇小说《生死魔壶》作者/宗廷沼
2021-04-19 18:07:27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