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西特色农产品系列活动“走进阳曲县燕子生态庄园”

遴选三晋好物、树立诚信优品。4月17日上午,寻找山西特色农产品系列活动组委会走进太原市阳曲县燕子生态庄园,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型农业企业在“互联网+”风口下面临的机遇和深藏的潜力,深度探访智慧赋能农业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的全新突破和创新,全面展示阳曲县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所做的行之有效的努力、举措与创新。

此次活动由山西农业科技传播协同创新联盟、寻找山西特色农产品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山西省品牌研究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蔬菜产业管理站、山西省县域商会联合会、山西省茶产业发展促进会、山西省饭店业商会、太原市食品安全学会、山西省蔬菜产业协会、山西食用菌协会、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所协办,阳曲县农业农村局承办。
活动中,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观了菌菇大棚、西红柿大棚、芦笋大棚、羊肚菌大棚,并见证了通过“春耕第一课”等融媒体智慧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活动。

研讨中,围绕山西燕子农业科技公司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化进程的发展模式、如何着力山西农产品赋能、增加附加值、提升品牌美誉度等问题,各位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山西资深实战派品牌专家郭守祥认为,作为院士工作站的产研联袂模式,正是实现山西农产品提质上档实现“转型”的康庄大道。他建议,在同类业态,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仅靠比拼产品、价格、渠道、终端和服务是不够的,品牌的形象和认知竞争将上升为首要因素。对手之间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模仿,但由智慧创新成果凝结而成的自主著名品牌,其商誉价值形成的心智认知,却是外人无法模仿的。

太原市食品安全学会专家组成员,山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博导程景民程景民教授提出,在新经济、新业态、新的市场环境下,我省的农产品如何突破瓶颈,找准发展方向、确定产品定位、培育新的营销模式,讲好县域农产品故事,通过把握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品类,以满足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依靠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山西省优秀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现代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专职副会长、山西省社区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闫树娟对庄园给予赞誉,她认为:燕子生态农业园区已经具备了相当产业规模,羊肚菌等菌类产品、芦笋产品和各种有机蔬菜,是可追溯的绿色有机产品,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太原市民的食品安全。通过社区和连锁超市的供应渠道,就能满足市民对高端有机产品的迫切需求。

太原市食品安全学会秘书长冯刚则从品种的引进、土壤的改良提出可行性建议:把腐熟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到地里,然后用拖拉机深耕一次,再施20公斤复合微生物菌剂,让有机肥土壤微生物菌剂一起充份们融合15天左右,然后用旋耕机翻一次,就可以起垅,做到定植前的准备。通过土壤的改良,才能保证安全的品质和优良的口感。
同时,山西省县域商会联合会百县农产品智造策划中心、山西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实验示范基地的挂牌,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产业生态链提供了新的尝试。


据了解,山西燕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阳曲县大孟镇北家庄村,占地300亩,共有45个温室大棚,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研发、种植、配送、销售为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的新型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物联网+科技+现代农业”为主线的智慧农业物联科技平台项目,是山西春泥院士工作站阳曲试验基地,山西大学生实训创业基地。公司采用“会员订制+实体终端+校企合作+基地联盟+信息系统+农户合作”方式,目前年产蔬菜1200吨,实现产值483.12万元。还带动王家庄村种植常规作物的农民转向蔬菜生产行业,辐射周边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有力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对阳曲县蔬菜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司负责人燕兰俊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方智远院士及其团队在蔬菜育种及种植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组建院士种苗培育及销售团队,组织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承接院士部分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还将通过院士专家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索从种子到餐桌的一体式销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