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仁寿山记(散文)
作者 艳阳天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蒋大为的歌声已经在仁寿山桃花节上流传了38年。从1984年第一届桃花节开始,这首歌就被兰州人当做了自己故乡的赞歌。忆往昔未曾辉煌的峥嵘岁月,却引来少男少女单车骑行,到这安宁堡的风水宝地一睹灼灼桃花。记忆中,一阵小风吹来就开始黄土飞扬,本来还有点儿自信的你开始变得灰头土脸。从西沙大桥经过沙井驿一路颠簸,还要经过一个可怕的大下坡,但仍乐此不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青春年少的你也许就在此行中萌动了对一位少女的爱慕。看着眼前参加盛会演出的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想起了这个年龄的我们。
如今的仁寿山,只是一个有着历史烙印的地标,一个能给人带来美好愿望的风水宝地,就如它的名字:仁寿山——“仁者寿长”。山上已没有多少桃树,倒是山下北环路两边的梯田打造成了白凤桃基地。但愿来年能多结些美味的桃子,我们也能吃了延年益寿。
山顶之上的老寿星手捧寿桃,手拄拐杖,每天慈爱地看着来访者。游人们从高处鸟瞰山下,蜿蜒的黄河水继续穿城而过,低沉地讲着他的故事。远处又多了几处高楼林立,也再无其他赏心悦目的景了。山脚下的仁寿山公园风景却很是别致,有上百年的枣树成林。这些年又盖了些青砖碧瓦的仿古建筑群,可观赏,可休闲吃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枣树、梨树、桃树、杏树,海棠、玉兰、菖蒲、丁香等花卉,到了季节赶趟似的开花,真是美不胜收,有点儿江南的味道。现在还给儿童们增加了小火车和滑滑梯等游乐项目,让当代忙碌、焦虑的年轻父母们有个休闲放松的去处。
仁寿山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它位于安宁区安宁堡北面,海拔约1700余米,明代筑堡屯兵,此山即安宁堡防军的目望哨所。据《大明安宁堡神庙记》碑载:明弘治十八年( 1505),三边总制杨一清令筑安宁、盐场二堡,由此可知。以后随着形势的缓和,撤防除哨,当地群众在山巅建构庙宇六处,壁上有联:“世上至美安宁堡,天下无敌仁寿山”,以喻安宁堡、仁寿山同属美景胜地。
这也是我昨日游仁寿山的收获,更深入地认识了安宁堡。安宁堡作为兰州重要的屯军之所,500年前为抵御外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金城第一堡。
在这安宁堡的仁寿山上,有一座建在半山腰的祠堂——朱氏公祠,他们是朱熹的后代,是几百年前从江西婺源迁过来的朱氏一脉。这里,有他们在金城安宁堡繁衍生息,文化传承的故事。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