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羊肉汤馆》
小镇老街上有一家羊肉汤馆,名字叫“老吴羊肉汤馆”,生意红火,吃客为品这口鲜,不辞路途遥远前来。
传说很早以前,一对姓吴的父子逃荒到镇上,天寒地冻,大雪飞扬,爷儿俩饿得两眼发花,病倒在路边。一个女人端了一碗热汤出来,救了他们父子的命。女人是个寡妇,靠给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
爷儿俩留了下来,和寡妇组成了三口之家,为谋生计,他们就在临街开了间“吴记羊肉汤馆”,由于汤味道好,份量足,喝汤送饼,生意越做越好。
后来两位老人相继过世,汤馆传到了儿子手里,街坊都叫他老吴。老吴的儿子小吴看不上汤馆的生意,去了南方大城市。本以为遍地黄金可以轻松赚取,谁知处处碰壁,碰过几次壁后又不肯吃苦耐劳,开始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一年多没跟家里联系的他,突然打电话回家,对父亲说人在监狱里。老吴一气成病,汤馆关门停业。
三年后,小吴刑满出狱。老吴带着他去收拾汤馆,说要重新开张。老吴对儿子说,这汤馆是祖传家业,虽然挣钱不多,倒不至于挨饿,老吴让小吴当老板,用心操持。小吴心里依旧看不上这羊肉汤的生意,只是怕伤父母的心,才勉强敷衍。
汤馆重开后,不知为什么,生意没有以前好了。小吴认为,自家汤馆迟早会被街上新开的各种时尚餐饮店挤掉,关门是早晚的事,不如奢侈一把加速这天的到来,再谋别的生意。
于是乎,在每次抓肉的时候,故意把肉的分量多给一些,添加的配料也堆了起来。本来一盆料可以盛六十碗汤,现在只能盛四十碗了,再加上多添的其他东西,一碗汤才卖几个钱,最后肯定折本啊。
小吴只等关门大吉。
没想到半年过去了,汤馆不但没有倒闭,收入竟不断提高,汤客也越来越多。老顾客留下了,还总有新顾客,甚至一些住在远城区的居民,也不嫌路远,慕名到这里来寻这家吴记羊肉汤。顾客们都说,这是有年头的老店了,好喝又实惠。
小吴跟赋闲在家的父亲说起这事,老吴叹道:“世事就是如此,以巧聚财难见成功,厚道舍得才有回报。这汤馆你可以不做下去,但做人要牢记这一点。”
越明年,汤馆修缮一新,悬挂着名家题写的金字匾额:“老吴羊肉汤馆”。门上一副对联,是小吴自己的人生心得:
人生似汤,
舍得才会碗碗馨香;
岁月如饼,
厚道方能口口弥香。
岁月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吴记羊肉汤”那叫个火爆,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规模也非昔日可比,小吴也变成了老吴,且成了甩手掌柜,凡事不用亲自操持,店里上上下下七八十号员工,由儿子小吴掌柜,老吴每天哼着小曲,品着香茶,美滋滋的看着出出进进的烫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