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沈阿红,网名荷裙听雨,笔名阿红。女,哈尔滨人,现居上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浦东诗社会员。在《中国网络诗歌网》上发表诗歌、散文等500多首,网络高级作者。先后有作品在《北方文学》《文学月刊》《中国诗》《关东诗人》《西安商报》等发表;有作品收录《2013年度诗歌选》《中国当代千人诗歌选》2015年《中国散文诗年选》等。《醉酒》获得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第二届玉龙艺术奖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并收入《中国当代诗人名录》。
大雪,为你写诗
妈妈,你在电话里说家乡下雪了
大雪把高速公路封闭了,给我的大米
也只能走铁路来上海了。
你还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妈妈,我真的想家了
想你和你门前的雪。
客居江南十几年了
没见过一场像样儿的雪。
妈妈!那一年的雪真大啊!
大雪没过我的膝盖。
您还记得吗?
那年我是三岁,还是四岁?
我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跑
你在后面追,雪咯吱咯吱地叫
“快跑,快跑”
我要给小雪人送一件过冬的红棉袄!
妈妈!去年的雪好大啊!
大雪没过我的脚踝。
我在雪地上跑
雪咯吱咯吱地叫“快跑,快跑”
没有人在后面追我,你躺在医院里
我跑去给你买药!
情理一致的人格塑造
文/今音
在诗歌的创作中,善于用铺垫来贯穿情与理的一致,容易把诗歌写活。从宏大的意义上说,诗歌写人性,而人性是比故事更高一个层面上的境界,但是,距离生命还有一段路程。人性所具有的美感,需要双方都应有一个互动的方式才能够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实用是指相互唤醒,相互共勉,相互呵护,由此善始善终,体现的是一个群体现象。
这个过程所具有的美感,要比故事精致,其精致的特色在于细腻。女性诗人具备这种魅力,是男性诗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女性更适合写诗。而《大雪,为你写诗》尤其展现了这方面的优势,是在于感觉的不可替代,用母女俩“快跑,快跑”的运动方式的足迹,来显示诗歌的主旋律:母爱和情怀及反哺意识,不但动情,而且还不失理性,在处理上平衡得当。这是一个技巧,假如探讨其艺术特色的话,也是一个尺度。
这首诗歌在感情处理上,已经用足了,主要表现在感叹词的运用上。在“矫枉过正”的无意识中,作者却把“诗眼”赋予在脚印上,用“快跑,快跑”来平衡情感上的“过,”这也是技巧,巧在有动作、有画面、有形象、还有立体感。
这些动态,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理性,知道为什么快跑,是为谁快跑,而且还十分清楚快跑的目的,比如小时候“我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跑/你在后面追,雪咯吱咯吱地叫/‘快跑,快跑’我要给小雪人送一件过冬的红棉袄!”和长大后,“雪咯吱咯吱地叫‘快跑,快跑’/没有人在后面追我,你躺在医院里/我跑去给你买药!”
整篇诗歌的铺垫,就是为了突出这两个画面的对比,在对比中,显示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善良和真诚,关怀和热爱,这就是“快跑,快跑”的目的。
为了使“快跑,快跑”更富有质感,作者在用并列结构处理段落的同时,在意象的选择上也善于造成反差,使阅读后的对比效果更加明显,首先是色彩对比,如,“大雪”和“红棉袄”的对比;、。
其次是人物,如“妈妈”和“三岁,还是四岁?”的“我”对比;第三,情景对比,则分别体现在“妈妈,你在电话里说家乡下雪了、”“你在后面追,雪咯吱咯吱地叫、”“雪咯吱咯吱地叫‘快跑,快跑’/没有人在后面追我,你躺在医院里/我跑去给你买药!”
三个场面出现了三个变化,这是一个最大的技巧,巧在“顺应和符合自然,”属理性。技巧中有理也有情,这和熟能生巧的意思相近,但还是有距离,因为,距离本身也是一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