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爱吃这口
文/郑丽萍
婆婆走了二十年啦!
二十个清明犹如二十幅画卷,每每翻阅,总是斑斑泪滴。
先生不善多言,陪在先生左右的我 ,每每提起娘,定能听到眼泪掉在先生心上的滴答声。
2021年的疫情基本控制,先生也退休在家,清明节回老家给父母上坟、刨土、烧纸、那一定是铁板上钉钉,但先生还是无数次地提醒我 。
习惯成自然,先生每年上坟前的准备,特别用心,我负责购买,先生把关整理,今年也不例外。
婆婆生前喜欢素雅,一束紫色的花束想必她一定待见,各种大小不一的钱币搭配齐全,让天堂的公公婆婆出门消费起来方便,不同讲究的各种阴阳宝贝一样都不落下,好让天堂的家底一天比一天厚实,为了亲人出行方便,生活丰源,再买一张琳琅满目的超市图,家电、装备、粮油、衣物应有尽有,愿劳累一生的父母在天堂也享享清福。一切准备就绪,我亲手用三色纸折叠成信封状,用粗黑色的碳素笔在左上方写上:天堂父母亲启,右下方落笔:儿子儿媳敬上,写罢包一捆纸香,一并打包装袋。

上坟的贡品也不知道是规矩还是心念,每年都是仙桃李果一样不少,每样的挑选似乎比公婆亲口品尝还要上心,挑品种,挑颜色,挑形状,······又红又大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粉紫色的火龙果、翠绿的香瓜、橙色的橘子,先生总要用清水把每样水果一遍一遍地洗好,用干净的毛巾一个一个擦干,然后举在手里反过来掉过去端详,哪怕水果皮上有一星半点,都要认真处理,方可装入崭新的水果袋里。

香纸和水果准备完毕,开始准备糕点,槽子糕是必选,至今还记得婆婆早年有关眼馋槽子糕的好多故事,因为槽子糕在当年似乎就是奢侈美食的代言,沙其玛,道口酥,馒头片一样不少,先生还要把家里大人小孩平时喜欢吃的新口味罗列起来,一边装一边说给我们:新口味的糕点也让俺娘尝一尝。

先生从不抽烟,可每次上坟出发前,总要把一瓶小酒、一把剥皮的干果、一盒香烟装在衣兜,自言自语一番:“唉!俺爹娘一辈子喜欢烟酒”。
清明的天空格外晴朗,先生准备出发,我不由自主开始唠叨,不要点火,文明祭扫,千万小心。先生点头应答,两手提着贡品走到门口,只见先生突然转身,直奔客厅茶几,他先放下手里的包裹,然后打开了年前外甥从天津买的礼盒,从里面取出一包花生酥糖,小心翼翼放在了装糕点的袋里,抬起头告诉我:“娘爱吃这口”。
看着闲置三四个月的礼盒,我顿悟,唉!儿从娘肚生,娘住儿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