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竺柘村柘红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时间为2016年12月,理事长为贺冬嫒,实有成员53人。主要以种植红心猕猴桃为主,兼种脆李、翠冠梨、樱桃等果树,同时发展毛豆、水稻种植。
理事长贺冬嫒,原为萍乡市老地方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负责人。2016年将超市业务交由儿子打理后,便率先在柘村发起成立了柘红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吸收入股资金200万元,其中贺理事长投入100万元。第二年因发展需要,资金扩展一倍,并吸收投资者资金500万元。至今天,果园已投资350万元,基本建设投资250万元,毛豆、水稻种植投资300万元。
二.具体做法
1.租赁或者流转村民荒山荒地。柘村有荒山荒地近千亩。多年来,这些山地在村民的手上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合作社针对这个问题,拟在柘村开发果园,种植有经济效益、区域效益的红心猕猴桃树等果种。经与乡村沟通协商,同意合作社租赁或流转荒山荒地。至今,已经流转荒山地350亩,流转荒田地800亩。山地流转后,山地本身产生了经济价值,村民手上有了地租和流转资金,荒山地开发后,果树挂果成熟,采摘下来的果实便是经济价值。
2.安排当地村民就业。合作社开发出350亩的果园、540亩菜地、170亩稻田,是要人来管理的。剪枝、除草、施肥、除虫喷药、浇水、排水、修路、䃼路、搭棚、防冻、摘果、摘菜、收割、运果、运菜、运粮、装果、装菜、装粮等,合作社常年聘请当地村民。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排村民劳动力50人计6750天工时,支付村民劳务费70万元,其中贫困户23户计25万元。
3.吸收村民加入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响应党的号召,让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在乡村的支持下,合作社吸收自愿入股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股份。有的是以山地折算资金入股,有的是以投入资金入股。合作社吸收村民入股53人,折算人民币60万元。2018年,第一期种植的部分红心猕猴桃树挂果近两万斤,实现销售收入二十三万元。入股村民分得红利人均三千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创业的热情。
4.精准扶贫,吸收白竺乡村贫困户为脱贫致富对象。合作社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以果园产业为主,陆续推出商务休闲度假、户外拓展训练、产品展销会等,推动当地农产品、土特产品外销。至2018年,合作社已吸收白竺乡贫困户214户745人纳入共享果园,实行有偿劳动,保障每户年年分红。合作社无偿提供贫困户果树每户四十棵,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果树挂果的果实均重为贫困户的年均利润。2017年柘村23户贫困户每户均收入为五千元。2018年,纳入合作社扶贫的214户每户均收入三千元。
5.招商引资,建设美丽乡村。合作社不局限于已有的发展,主动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携手投资白竺乡村。在乡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与王水根的合作关系。王水根投资五百万,租赁流转上村水田山地一千三百亩,开发种植水稻、毛豆等经济作物,效果显著。2018年,540亩毛豆产量达到64.8万斤,170亩水稻产量13.6万斤。实现了山区种养新跨越。
6.科学规划,打造种养、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经营模式,帮助乡村产品走向市场。合作社拟建设会员服务接待中心(正在建设中),建设果园综合管理办公区(2019年上半年完工),建设冷库(2019年上半年完工)、仓储、装箱、发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平台(2019年8月前),与老地方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合作,与中国邮政E邮平台合作,不仅将果园产品推出至海内海外,同时也将推出白竺乡系列农产品和土特产食品的销售。
7.培养训练乡村村民种养、种植特色本领,为乡村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合作社每年花八万多元从四川聘请农技推广专家在柘村开展现场培训与指导工作。2017年,组织开展果树栽培种植培训三场次计二十余人参加。2018年,组织开展果树栽培种植培训六场次计一百二十余人次参加。2018年,合作社每月花五千元从四川请来罗技师,除负责果园的技术管理,同时兼任对村民的培训工作。共有六人达到了培训要求。
8.利用猕猴桃产业发展,巩固与外界的合作与联系。合作社以红心猕猴桃产品示范基地,打造更深层的山村项目开发。已经与四川苍溪建立起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打造柘村特色山地生态果园建设。将扩大脆李、翠冠梨、樱桃的种植面积,引种栽培四季品种,着力打造生态户外旅游度假品牌,计划加工开发红心猕猴桃酒、红心猕猴桃果汁等新兴产业市场。使柘村,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生态柘村,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为农、务农、扶农的生态合作社。
三.取得成效
一是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柘村原来没有主导产业。合作社开发本地红心猕猴桃等果种后,经过两年来的运作和有效的管理,2019
年可望产红心猕猴桃十五万斤,以后每年不少于二十万斤的产量。加上其它果种的挂果,柘村将产生摘果、尝果、购果的效应。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户外拓展、乡村产品展销将变成现实。
二是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原来柘村的村民,年富力强的都外出务工,留守村民在家除了在自家的菜地种蔬菜、自家的田地种水稻,有条件的养头猪,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别无生财之路。合作社成功开发果园种植,村民们大多被合作社聘请务工,村民在合作社果园有了事做,收入也就有了保障。
三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升级。通过专业化合作生产,规模化种植种养,区域化布局,有效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已种植350亩红心猕猴桃,50亩脆李,30亩翠冠梨,30亩樱桃,540亩毛豆,170亩水稻。随着年产量的不断增加,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柘村的农业产业必将加快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