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不忘感党恩
我叫张维山,今年88岁。出生在呼兰,成长在朝鲜,成熟在肇州,发展在海伦,归宿在肇州。
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解放前我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土改后分到一间半房,两垧八亩地。上学念书高小没毕业,村农会给开具了同等学历证明,考入呼兰一中。由于家里穷,不到一年,免费到沈阳机要学校(军办)学习,后被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机要处做译电员。
1950年2月,我由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机要处抽调到朝鲜志愿军后勤五分部做译电员工作。1954年1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朝鲜停战后经群众评议由机要科长李国政等二人介绍加入的。

💐后排左二青年时代赴朝战场意气风发的张维山先生💐
2019年、2020年,海伦市退休干部张国志、张翰同志经过多方寻找,知道我晚年定居在肇州县,分别到家里来拜访我,讲他们是怎样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局级领导干部。47年来他们一直不忘我的培养之恩,不辞辛苦带着礼品,乘车从海伦来到肇州,到家里当面向我表示感谢之情。我笑着告诉他们:不要感谢我,你们要感谢,就感谢党的培养。你们的成功、成就都来源于党的培养和教育。
1955年8月到1956年8月在志愿军机要文化学校,修完部队初中文化课程拿到毕业证书。回来后改行到后勤营房处做秘书工作。1957年8月,由志愿军后勤五分部营房处轮换回国到黑龙江省军区后勤营房处做秘书工作。1958年5月,由于整编,营房处撤销成立营房科,我被调到肇州县人武部做秘书工作。
我在肇州娶妻生子。当时工作非常繁忙,不仅要处理日常事物,还要经常随领导下乡蹲点。当时县人武部被评为“四好武装部”,多数上报材料都得我写。各科科长经常下乡,上下联系、沟通离不开我。
肇州县永胜公社建全大队民兵连长王忠和,曾代表肇州县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还奖励他一支五四式冲锋枪。
我被选为出席沈阳军区毛著学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当时省军区出席会议只有我们四人)。会后我们四人到铁力县等地传达沈阳军区代表会议精神。会后不久,我就被调到绥化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实际上做的是军分区党委秘书工作)。
在军分区我曾随军分区首长两次去绥棱县、望奎县搞社教,任社教工作团办公室民兵工作组组长。后调到绥棱县武装部任副政委并到绥棱森工局支左。绥棱森工局成立革委会后我又被调到哈尔滨支左,任哈尔滨市革委会政治部宣传组组长。在哈市工作一段时间被调出,回到绥化军分区,调到绥棱县武装部任副政委,之后又调到海伦县武装部任副政委、政委,县革委会常委、政治部主任。
我在海伦县工作十六年。文革时期海伦县派性斗争严重。我多数时间都在下面工作,领导一帮年轻人组成整党、路线教育、抓基层打基础工作队。从生产入手,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在省委建立之前,海伦县率先建立县委。我是党代会大会秘书长,当时海伦县派性斗争错综复杂,我先后召集县武装部内部、革委会内部以及社会上一些团体座谈会,展开激烈的斗争。经过耐心思想工作,打通了各方面思想,使县委顺利选出,我被选为县委副书记。事后,我和政治部组织组长苗雨森曾到齐齐哈尔市介绍海伦县委成立的经验。

💐第一排右一为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亲切接见张维山先生💐
1985年我转业到绥化地区配件公司任经理。汽配公司当时是正处级单位。那时军队转业干部一般转业到地方都任副职或下一级副职。当时绥化地区书记是王建,专员是李英,由于王建曾兼任过海伦县委书记。我跟李英搞过两次社教,他们俩都熟悉我。在常委会上两人都替我说了话。组织部由原来任命副经理的意见改为了正经理。由于妻女都在肇州居住而且身患疾病需要我照顾,我提出调离绥化汽车配件公司去肇州县工作被批准。先后在肇州县政府任正处级督导员、政协任主席、县人大任主任,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后还担任处级退休老干部支部书记。

💐海伦市老干部左张翰,中张维山,右张国志💐
2019年、2020年,海伦市退休干部张国志、张翰同志经过多方寻找,知道我晚年定居在肇州县,分别到家里来拜访我,讲他们是怎样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局级领导干部。47年来他们一直不忘我的培养之恩,不辞辛苦带着礼品,乘车从海伦来到肇州,到家里当面向我表示感谢之情。我笑着告诉他们:不要感谢我,你们要感谢,就感谢党的培养。你们的成功、成就都来源于党的培养和教育。

总之一句话:我的一生从老百姓中来回归到老百姓,全靠党的启迪、培养、教育。在党提供的殊死战斗环境中磨炼出来,这是党给我的极大恩情,我要深深地感谢党!
2021年4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