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公益阅读”项目——花都读书会)
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中,无数中国共产党员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才有我们如今和平强大的国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2021年4月16日下午,由花都区文明办、花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花都读书会,花都区北片教育指导中心,新和小学主办,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办公室、广州图书馆协办,24小时书店支持的“学党史 跟党走 我的老团长朱富均英烈故事会”在广州市花都区新和小学举行。


花都区北片教育指导中心毕伟仪老师,花山镇宣传办相关人员出席了活动。其中新和小学安排两个班的同学和学生代表在现场参加,学校其他班级同学通过钉钉系统在课室观看了直播。同时,活动还在花都读书会的映客直播号上进行了线上直播,当天共200多人次观看了直播。

本次活动同时也是新和小学2021年读书节阅读启动仪式。活动由新和小学的同学主持。

“如果你热爱祖国,就认真读书吧。”活动首先由新和小学校长杨丽霞致辞,她宣布了本届学校读书节的活动环节,对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并鼓励同学们努力读书,与书籍为伴,与知识为友,让读书的氛围在班级、校园、家园弥漫。


接着,花都读书会负责人江永强向学校赠送了红色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一书80册,并介绍了南国书香节今年“南国花正红”的主题,并简要介绍了广州公益阅读,鼓励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一书和认真参加本次读书会,进一步学党史、悟思想、跟党走,树立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随后,主持人介绍了主讲分享嘉宾刘武松老师。
刘武松老师是湖南华容人,中共花都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退休干部、广州市作协会员、花都区作协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系毕业,从军25年,历任学兵、两栖坦克驾驶员、坦克连技术员、团政治处干事、坦克营教导员、旅宣传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校军官。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含地方一次),个人嘉奖及其他奖励30多次。 2004年转业,先后在《河北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今日花都》《故事会》《花都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00余篇,有散文“挥手见文明”获得广州市文明办、《广州日报》组织的“网聚正能量”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6年出版个人散文集《真情难忘》,2019年出版个人自传《从放牛娃到上校》。
在热烈的掌声中,刘武松老师开始为师生们讲述他的老团长——中共党员朱富均烈士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故事。

42年前,刘武松所在部队的团长朱富钧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42岁。据介绍,朱富钧18岁入伍,20岁入党,38岁当团长。朱富钧经常说,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流尽了最后一点血,成了我们景仰的革命英烈。
刘武松老师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朱团长的事迹。
第一个是誓师大会敢扬威:在作战前的誓师大会上,朱团长右手举拳,左手拍枪,大声宣布“在战场上谁的脚往后转,我的这把枪是不认人的;如果我的脚往后转,任何同志的枪都可以不认我!
第二个故事是指挥若定歼顽敌:
进攻发起前两天,他带领参谋人员几次深入中越界河巴望河我方一侧抵近侦察,有次甚至不顾个人生命安全,伪装成边民走上水口大桥与越军哨所人员搭讪了解情况,吓得随行人员出了一身冷汗,而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好像没事一样。
第三个故事是救援战友勇献身:
激烈战斗中,一发罪恶的火箭弹击中了团长乘坐的装甲车,驾驶员当场牺牲,朱团长臀部被击穿血流不止,生命危在旦夕。在随行警卫员的帮助下,他们边打边撤,没走多远,警卫员就倒在了越军的枪口下。危急关头,朱团长逼着报务员小张赶快撤退。谁知,小张走出还不到100米就听到一阵炮弹的啸叫,回头一看,团长藏身的地方早已变成了一片火海,一发罪恶的炮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分享会中,刘武松老师还介绍了:现在停放在广州越秀公园金印乐园的水陆坦克就是分享故事中相关的参战坦克——原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的参战坦克,战斗编号“303”,战后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车”荣誉称号。他鼓励同学们可以在周末去参观。

刘武松老师还强调,最近自己分享这个英烈故事,是因为那些为国而战的英雄和英烈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青春、热血和生命,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怀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他们的事迹,他们是我们岁月静好的守护者。

同学们在读书会上认真听讲,撰写笔记。在听完刘老师的分享后,纷纷表示被中共党员朱富均团长的英烈故事感动,并拉着刘老师喊刘爷爷,希望他多讲一些细节。

刘武松老师分享后,活动开展了党的故事我来讲,新和小学一名二年级同学通过讲述花都爱国主义基地——洪秀全故居中农民革命运动的故事,宣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抒发了祝愿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


活动最后,大家专门来到学校国旗台下合影留念。

活动中,同学们还举牌为南国书香节和广州公益阅读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