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撼人与率性抒情
文/徐恩存
中国艺术在根本上说,是性情与才情合一的艺术。因此,艺术作品是检验艺术家全面修养与综合素质的试金石,即一笔一墨是才情,一枝一叶关乎心。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真正找到解读艺术作品的途径和钥匙。
魏峰先生花鸟画之所以产生气势撼人的魅力和耐人寻味的美感,在于他的天赋秉性的洒脱、旷达。因此,才有了率性抒情的艺术方式和任意挥洒的风范,他的艺术才产生了特有的、扑面而来的淋漓元气。
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一切都在厚积薄发中孕育、产生。
魏峰的艺术启蒙于中原大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厚重深沉给了他以精神的资源和营养,特别是故乡的殷墟文化成为他艺术的最初灵感之源。甲骨文的象形、寓意、结构与线点的组合关系,乃至其中的抽象形式意味,都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滋养,使他成为一位颇有造诣的甲骨文学者;后又以甲骨文学者的学养、风范入画,表现出一种“书画俱老”的浑然苍茫的气质与境界。“以书入画”,使魏峰以花鸟为题的大写意绘画,形成以笔立骨、以墨取韵的率真特点,在看似随意挥洒的笔墨中,包含着“烂熟于胸”的前提。画家正是在甲骨文,乃至金文与篆文之中,提取金石精神,使下笔如刀刻石、力透纸背,笔线在波折之中,劲健有力且不失柔韧,墨色沉厚且多含韵致。因此,在挥洒的激情中,以简约为主,以写意为主,而不拘泥于物象的实在性,直取其本质性表现,追求其形式意味。我们注意到在魏峰的花鸟画中,由点、线构成的是形式意味,在浓淡墨色构成中展示的也是形式意味,而整幅作品所展示的更是平面空间中“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意味。这样,作品便摆脱了三维空间逻辑关系的制约,而获得自由的表现,淋漓的笔墨与率性的挥洒,便都成为一种心灵与情感的表达。
严格地说,“大写意”花鸟画以简约、单纯的笔墨方式为主,强调删繁就简,关注心性抒写,寥寥数笔便表达了神韵、品格与内在质素。魏峰的花鸟画,便有此特点,一扫古人花鸟画的凄清惨淡,而改为充实饱满的激情用笔,可谓酣畅淋漓,大气流贯。这样的笔墨是真正的“写意”,是真正的性情抒写,而其所抒写的则正是对世界、对自然、对文化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