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恒臣,现任吉林省大安市博物馆副馆长,是第三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类标本制作项目传承人。他的拿手绝活——鱼类标本制作,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观看他的淡水鱼类标本,会令您惊讶、赞叹、钦佩。由此,孙恒臣副馆长制作淡水鱼类标本的技艺,于2010年8月10日,被白城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白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动物标本制作”。
1989年,孙恒臣副馆长拜师向原大安县博物馆刘秀芳老师学习鱼类标本制作技能。孙恒臣说:“一方面,我向刘老师学习鱼类标本制作技能;另一方面,从书本中学到了鱼类标本制作知识,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了理论知识,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为突出大安市“鱼米之乡”之地方特色,多年来,孙恒臣副馆长一直致力于淡水鱼类标本采集、制作。为了制作鱼标本,那时候,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东江湾去找打鱼的渔民,看到大鱼就挑选下来。由于自己对制作鱼标本十分感兴趣,他终于摸索出一整套制作鱼标本的方法。
为了丰富理论知识,孙恒臣副馆长多次参加省内学术活动,并依据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撰写了《淡水鱼类浸制标本制作技术》和《淡水鱼类剥制标本制作过程及保管维护技术要点》两篇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5期)和《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5期)上发表。同时,他撰写的《县域博物馆举办地方特色展览初探——以吉林省大安市博物馆淡水鱼类陈列展览为例》,在《博物馆研究》(2015年第4期)上发表。
在工作中,孙恒臣副馆长编写了大安市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淡水鱼类陈列、鸟类标本陈列及捕鱼工具陈列展示四套讲解词,并培训了9名讲解员;他还把多年来搜集的大量资料,编写了淡水鱼类科普知识,为前来参观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等观众进行详细讲解。
多年来,孙恒臣副馆长十分注重鱼类标本制作传承人的培养,在本单位选定了有文化、有知识、肯学习的年轻人,作为制作鱼类标本的传承人,进行培养,使鱼类标本制作技术这一非遗保护项目得以传承。

到目前,孙恒臣副馆长制作鱼类标本近300件,其中:制作浸制标本200余件;制作展出剥制标本50余件。2013年、2014年,他分别制作了两件大型浸制标本,一件是体长150厘米、体重61斤的鲶鱼浸制标本;另一件是体长180厘米、体重80斤的鳇鱼浸制标本,制作这样大型的浸制鱼标本还属首次,效果很好。现在这些淡水鱼类剥制标本,都在大安市博物馆渔猎分馆——大安市渔猎馆内展出,很受观众的欢迎。
2012年7月29日,吉林省电视台《都市频道》“守望都市”栏目组,对孙恒臣副馆长制作的淡水鱼类标本事迹,进行了采访宣传报道。当时,很多网站都进行了转载。2012年7月,《城市晚报》、《百姓生活》、《白城日报》周末版,也先后报道了孙恒臣副馆长制作鱼类标本的事迹。
现在全国各地游客来大安观光旅游,必然要到大安嫩江湾国家级湿地公园博物馆渔猎分馆——大安市渔猎馆,去看那一条条栩栩如生的淡水鱼类标本。

孙恒臣副馆长向游客简单介绍了制作鱼标本的方法,他说:“淡水鱼类标本的制作,通常采用浸制和剥制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浸制淡水鱼类标本。包括用品准备、药品选择及配制方法。在浸制标本的选择方面,一要选择作标本的淡水鱼,要求新鲜、鱼体完整、鱼鳍完好无损、鳞片整齐、无伤、内脏完好、没有腐烂迹象。最好选择活体或者刚死不久的。二是采集到比较珍贵的鱼类标本,如果当时无法配制药水,制作标本时,可先用多层纱布包裹后冷冻,待有条件时,将其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解冻,解冻后立即进行标本前期处理工作。

在浸制标本的前期处理上,首先,将粘附在鱼体上的污物及粘液清洗干净,清洗后的鱼体,放在铺有多层湿纱布的工作台上,湿纱布下面铺上塑料布。同时,矫正鱼体的体型,此过程要注意的是动作轻缓,不要损伤到鱼体,更应避免鳞片脱落。然后,就可以用注射器向鱼体腹腔、胸腔内适量注射40%福尔马林原液了,较小的鱼体不用注射,中等大小的鱼体要少量注射,较大的鱼体要尽量多注射一些40%福尔马林原液,因为鱼体较大,浸制药水在短时间内很难浸到鱼体内脏,如果不先期向腹腔、胸腔内注射原液药水,就容易导致鱼体内脏发酵腐烂产气,轻者影响标本的观赏,重者把鱼体腹部胀裂内脏外露,导致制作失败。一般向鱼体腹腔、胸腔内注射40%福尔马林原液的方式是,先从肛门向鱼体腹腔内注射原液药水,注射到药水开始外流即可停止,然后,分别在鱼体双侧的腹鳍、胸鳍基部进针注射,最后,可在鱼体腹棱附近鳞片下进针注射,注射要缓慢,防止针头堵塞,注射器中的药水后喷进入操作者的眼睛,引起事故。

第二种是淡水鱼类剥制标本制作过程,包括用品准备、防腐药液配制方法、剥制标本的选择、剥制标本的前期处理、剥取鱼皮、鱼头及鱼皮的防腐处理、填充物配制方法、安装内芯、鱼皮缝合、剥制标本整形处理、剥制标本上色处理、 剥制标本喷漆保存等等。这样制作出来的剥制标本,如果保藏得好,至少可以保存100年以上。

目前,在大安嫩江湾国家级湿地公园博物馆渔猎分馆——大安市渔猎馆内展出的鱼标本,大都是出自孙恒臣副馆长之手,上百条淡水鱼标本,有胖头鱼、花白鲢鱼、鲤鱼、草鱼、鲫鱼,等等,而这些淡水鱼标本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来展览、教学,还可以对各种鱼类种群进行生物研究,真实地再现了鱼类在水底的生活状态。
如今,大安嫩江湾国家级湿地公园博物馆渔猎分馆——大安市渔猎馆向游客免费开放,让游客通过观看淡水鱼类标本,从中学到了很多鱼类知识。
孙恒臣副馆长希望自己的这门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都能从中了解鱼类资源,加入到研究鱼类、制作淡水鱼类标本的队伍中来,丰富大安渔猎文化知识。

(作者简介:江其田,吉林省白城市国土资源局干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白城市政协文史专员)。创作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写杂文、随笔、诗歌。研究国学、史学。出版散文集《其田其文》。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