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人说4个人去海底捞吃饭,只花了70多块钱,网上的评论毫无争议的一边倒,痛骂四个人没素质,吃垮了海底捞。现在又有17元吃海底捞事件,锅底全部清水锅,不点其他的菜,吃小料、水果加赠送,于是便有人嚷嚷道:海底捞应该设置最低消费......

每一次这样的新闻,海底捞都在后面拍手:流量又来了!其实这事儿没啥讨论意义,没那么多爱占便宜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多了影响到商家的收益,商家有的是办法解决问题。
怎么消费是消费者的自由,17元吃海底捞毕竟是极少数,不能一概而论。海底捞设置最低消费虽然可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但是的确没必要这样做,还是那句话这种人群占极少数。说句题外话,有小部分人是不怎么喜欢去吃海底捞,海底捞的价格的确贵于普通火锅店,但是贵也是有其原因——贵在服务。但那种无微不至的服务好生尴尬,一群人聚餐聊天旁边站个人盯着你,一会过来加水,一会问你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这种体验说实话有的人“无福消受”。
再者说没必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不设置最低消费获得的好感是17块钱带来的,海底捞应该不会逆向思维操作。再者这样仅花十几块钱就去吃火锅的占极少数,大部分食客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下单,所以没必要设置最低消费。现在海底捞的利润不比以前,早前因为将配料的牛肉粒换成素肉,海底捞遭受了很多非议。现在海底捞门店回应:即使是花17块钱来吃,也不会区别对待,不设置最低消费。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外出吃饭终究是一件快乐的事。

时代真是变了,如今消费者上赶着让商家设置最低消费,看来海底捞的服务水平确实深得人心。以前商家设置最低消费可是会被口诛笔伐的,而且按照法律规定来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商家不得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这个规定内容无效。就比如设置最低消费额,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应是无效的。
您再想想,海底捞其实也不傻。如果17元、27元的吃法就能吃垮它,它可能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吗?一般来说,总会采取调整措施止损的,最多就是部分让利而已,咱们也就不要替海底捞担心了。就他的定价行为而言,经营者以成本费加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为依据制定价格,只要质价相符,定价就是他的自由。
只要规则允许,在成本范围之内,法律层面上没有问题的话,偶尔薅一次羊毛也并无不可。网友们的说法也有道理,如果全部都这样做,“吃相太难看”属于道德层面上的问题。但话说回来,您又怎么知道这不是一次商家的广告营销呢?巨额的广告费都不一定能达成这样的宣传效果,难道不是吗?

饭店首先是提供了一个服务的场所,其次才是消费的场所,服务好一样可以获得收益。最早的饭店、茶馆之类的就是给路人提供歇脚的地方,卖吃的喝的就是服务的增值部分,这才是饭店、茶馆最早的雏形。而如今却把卖吃的喝的当做了首要的收益来源,这无疑本身就是本末倒置,海底捞只是把饭店的本质还原了,这个才是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关键。
现在如果设置最低消费,首先和海底捞的经营思路有冲突,其次海底捞的口碑也一定会受到冲击,同时也违背了服务行业的规矩。就好比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如果你不消费就不让你休息了,你觉得合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