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56)

【156】
宁新说:“他肯定也是接到命令,没办法了才这么做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
老者说:“当然,主要责任不在他。不过,这一仗还是打得好,用粗话说就是,真他妈痛快!这次战役,打得最精彩的还是陆军第74军。
这个军让日本人闻风丧胆。还有个人你们可能都知道,他就是74军的副军长是张灵甫,后来他当了军长;国共谈判时军队整编,他就当了整编74师的师长。这个人作战勇猛,敢打敢拼,日本鬼子怕死了他。但他也有弱点,那就是骄横狂妄,目中无人。

后来在山东的孟良崮跟解放军三野粟裕的部队作战,不听劝告,孤军冒进,被全部消灭了。他没有死在日本人手里,倒死在了自己同胞手里。”他不易觉察地轻叹了一口气。
马建忠说:“这一段历史我知道。我小时候就看过小说和电影《红日》,就是专门讲消灭蒋介石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74师的。内容相当精彩。”
宁新说:“小马你莫扯远了。老伯,你讲讲,能够打赢这一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老者说:“能打赢的原因嘛,无非还是这么几点。首先,日本鬼子犯了劳师远征的兵家之大忌。千里迢迢冒进我腹地,竟敢犯我七百里之雪峰天险,无异于自投死地。加之我将士忠勇用命,誓与鬼子决一死战。
在武阳、梅口战场,我守军为守国土,死战不退,全部阵亡!在龙潭司,我五十五团与数倍之敌血战竟日,伤亡殆尽。”
说到这里,老人家有些动感情,他赶紧喝了口水,润了润发硬的喉咙。

宁新想,难怪下午见他在受降坊的时候那么悲伤,一定是想起了那些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中国将士。
老者清了清嗓子,说:“当然,日军死伤更加惨重。三是我武器装备得以更新,参战的六个军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威力强大,兵强马壮。四是我中美联合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开战以来,我强大的轰炸机队把长沙、衡阳和邵阳之间的三角地带的所有桥梁、渡口全部炸毁,中断了日寇的补给线。整个战场的天空中再看不见一架涂着膏药旗的日军飞机!
弹尽粮绝的小日本,饿得奄奄一息了,只有吃树皮,杀战马,没有了汽油的坦克和汽车成了一堆废铁;没有了子弹日本鬼子甚至削尖了竹子当作武器。我们的空军真是太棒了。每一次轰炸日本鬼子都要留下数百具、甚至上千具尸体!”
马建忠忍不住插话说:“那日本鬼子的飞机呢,他们的飞机不是蛮多的吗?”
老者说:“都在太平洋战场上让美国人干掉了。仅1944年一年之间,日本就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各类飞机四千多架。为了对付美军锐不可当的攻势,日本人只好把中国战场上的飞机调过去,但是也经不了几下打。
严格讲,敌我空中优势的转换从1943年8月就开始了。那一次,从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飞机,在武汉上空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把亲自到南方战场去督战的日本第三飞行集团军的司令官中菌盛孝的座机打成了碎片。
自那以后,在华的日本空军就走上了日暮途穷的道路。那就在不是42年杜利特尔将军率16架B--25偷偷摸摸地炸一下东京了,而是使用成都、芷江机场的B--29重型轰炸机,大摇大摆地轰炸东京、八幡。
而且一个批次就是四、五百架。听回来的飞行员们说,整个东京简直就是一片火海!”
马建忠和宁新听得兴奋起来,不禁手舞足蹈,抓耳挠腮。
马建忠说:“这一下日本鬼子惨了。”
“可不是惨了怎么地。在龙潭、洞口塘、江口塘的战场我都曾亲临观战。我们的空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凝固汽油弹,那炸下去阵地上就是一片火海。日本鬼子的尸体被烧得焦臭难闻,回来都吃不下饭。”

马建忠注意地看了老者一眼,说:“那这么说,你也亲自参加了这一次保卫芷江的大会战?”
老者抚着光溜溜的下巴,微露笑意,不置可否,看不出他是否定还是得意。
但他还是岔开了话题。他说:“要说残忍,没有比日本鬼子更歹毒的了。我军将士亲眼看见日军把一、二千身负重伤、无法行动的伤员集中在一个山沟里,然后一把大火,把他们统统烧死!其状惨不忍睹,其惨叫之声令人肝胆俱裂!这种残忍,军史罕见,令人发指。”
英子走到老者的身后,摇着他的肩膀说:“爷爷,别在这里卖你的那些老皇历了。菜都凉了。你不吃,人家客人还要吃呢。”
老者拍拍英子的手背,慈祥地笑着说:“好、好,吃、吃。去,叫你妈妈把酒拿出来。”
他看着英子的背影,笑着说:“当年啊,她妈妈也认识一个美国飞行员,还到我们家里来玩过呢。”
话未落音,英子倏地闪回身,含嗔地说:“爷爷,您怎么跟客人说这些!妈妈会跟你生气的。”
老者哈哈大笑:“好啦好啦,不说,吃饭、吃饭!”
吃饭的时候,老人的兴致很高,不停地呼唤孙女:“倒酒!满上!”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