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告别菜窖舍不得
江其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到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发现农民几乎家家都有菜窖,知青集体户也有一个菜窖。
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冬天,农村家家户户吃菜,就是土豆、白菜、大萝卜“老三样”,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根本见不到。不像现在,市场繁荣,物资丰富,新鲜疏菜琳琅满目,新鲜绿色的黄瓜、豆角、紫色的茄子,通红的西红柿,摆放在柜台,任你随意挑选,真是要啥有啥,想吃就买。农民兄弟把过冬的蔬菜,都存放在菜窖里面,每天每顿要吃什么蔬菜都得去窖里拿。
那时候,东北的冬天比较冷,人们吃新鲜蔬菜很不容易,当时,农村还没有时兴扣温室大棚种疏菜,再说,计划经济年代,商品不理通,冬天,山东、河北的蔬菜是不允许往东北运的。没有招,东北人要想吃新鲜菜,就得挖菜窖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土豆、萝卜等蔬菜。其实,东北这种储存越冬蔬菜方式从哪年哪月开始的,无从考究。
在当时那个年代,挖菜窖储存越冬蔬菜,也反映出东北农民兄弟的聪明才智!
挖菜窖是很有说道的。我在农村下乡当知青时,没有挖过菜窖,可我看见农民兄弟挖过菜窖。据生产队长讲,挖菜窖要在自家院子里选一块好地方,对面从地面往地下挖深2至3米,底宽2至3米,也有比这深、比这大的,各家根据自家人口的多少和储存蔬菜的多少设计,一般口小底大。这种窖的温度可以保持0-5℃,不至于冻坏蔬菜。为了保持窖内温度,有时还要在窖里放上几桶清水,利用清水结冰释放出来的热能保持窖里的温度,使之既不高也不低。窖内储存的蔬菜一般以土豆、萝卜、白菜等冬季经常食用而又适于保存的种类为主。
由于窖内空间狭小,储存的蔬菜,要按照一定的尺码摆放好,有些蔬菜,比如白菜在储存的时候还需要经常翻动,以免冻坏。有烂叶子了,要及时清理掉,否则,会造成连锁反应。清理时要小心,通风不好,窖内空气成份容易改变,一是氧气含量降低;二是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再加上窖内存放的菜类腐败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人一旦贸然下去就会因为缺氧而窒息。因此,有经验的人在下菜窖前,会将窖盖先打开一阵子,放放里面的浊气。
菜窖中储存的蔬菜一般都能保存到第二年开春,保障人们一冬的生活。
那时候,每到秋末,农贸市场、大十子街、小十子街道两旁,一辆辆二马场、毛驴车,还有手推车,一字摆开,成为大安县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附近农村的菜农,比如:四棵树公社的南山湾、刘溪路、鲍于窝棚、前杨家、小八队、太山公社的前宝石、后宝石,大赉镇的林业大队、回民社、渔业大队等村屯的农民们,他们离大赉县城近,可以到县城来卖秋菜,市民们则利用这个时间段来为家里购买蔬菜,整个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菜买菜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储存秋菜的热闹场面,也越来越少见了,及至今日,大安市内虽然每年秋末,虽然还有卖秋菜的和买秋菜的,那几年,都集中在南湖路,而从前年起,都归拢到新建立鼎鑫农副产品市场了,二马场、毛驴车、手推车也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汽车、四轮子。
如今,在大安市民们买秋菜数量也比以前少多了。菜窖渐渐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基本上告别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居住城区,市民已经看不见菜窖了几乎没有人还在利用菜窖,储存大白菜、土豆等大众菜了。在一些大安老年人的心目中成了温馨的回忆;在三、四十岁左右年轻人的心目中,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罢了,有的甚至连菜窖都不知道干啥用的,在年轻人的心目中,仿佛只是一种传说。
告别了菜窖,也就意味着告别了计划经济那个年代,这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吧!



商丘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副主编: 林效东 好人有好报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