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佳 刘新星 报道)
汉服,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泰安作为山东名城,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拥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该市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基于此,泰安市在泰安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成立汉服协会。

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三)泰安市汉服协会成立大会在泰山东街天烛胜境女子学堂举办。出席成立大会的领导有:泰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黎;泰安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张华科长;泰安市文联、泰安市民协副主席、泰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言良。
嘉宾有:泰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泰安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泰安市旅游协会、泰安市摄影家协会、泰安市礼仪文化研究院,及其他兄弟协会还有新闻媒体记者,原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总工会副主席、宋庆龄特型演员刘新星。
泰安市汉服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理事、副理事长、监事长、秘书长等,李艳红被选为第一届泰安市汉服协会理事长,徐娟担任副理事长;吴月先担任监事长;于学佳担任秘书长,同时作为法人、新闻发言人;同时还有一众理事,共同为协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据了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之一,汉服承载着我国儒学礼典服制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越来越多,队伍也愈发壮大,我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汉服者。基于此,我市成立了汉服协会,目前,有预登记个人会员及企业会员50余人。
泰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黎指示,协会要不断开展活动,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为依托,结合泰安市精神文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全域旅游、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等工作,举办各类传统礼仪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回归到更多群众身边。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社区及乡村等各方面的联系,经常性的开展汉服文化活动。让汉服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形成良好的汉服文化氛围。

泰安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张华科长表示:近两年来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新增各类文化、体育、旅游协会数十个,如足协、蓝协、商会、旗袍协会等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也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汉服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底蕴深厚,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加上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30余项中国杰出工艺和文化美学,为中国赢得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美誉。
协会会长李艳红表示:成立协会旨在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泰山有着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服文化协会成立为我市热爱传统文化、研究汉服艺术群众搭建平台,积极发挥汉服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县域文化建设。同时也希望通过服饰能够把中国的传统的汉文化传承下来,以协会的力量将泰安、泰山的汉服和传统文化推上新的台阶。
今后,协会将组织开展汉唐礼仪、舞蹈、香道、茶道等交流培训,提升成员素养,传承发扬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时至今日,汉服文化再次兴起,
它带来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碰撞,不断体现着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泰安市汉服协会结合泰安历史文化特点,充分利用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适时举办汉服文化推广活动,让汉服文化为房县诗经文化、黄酒文化等传统文化添光增彩,使之成为泰安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协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于学佳表示:我认为只要是传统文化,不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在宣传汉服的同时,绝不做打压其他服饰,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文化不能被一件衣服束缚,更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应该放宽眼界进行广义的文化复兴。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