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奋翮集》跋
读了刘少舟的《奋翮集》深有感触和启发,他在本著作中走出了中国辞赋的新路,大胆的挑战性的展示了一个,中国辞赋拓宽和弘扬的前沿问题。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说白了,就是他写出了一篇篇雅俗共赏的骈赋赞辞.。所载文章,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生僻词句,用词凝练简洁不拖泥带水,用典考究有据不含糊其辞,不做作,不堆砌。对仗工稳,押韵和辙,读来流畅上口,读者容易接受。笔者曾把刘少舟撰文《登封老城饺子馆赋——为登封老城饺子馆题壁》打印成册,在本县重点中学组织两个班级一百多名学生进行阅读,然后随机逐个调查,结果是;在没有任何工具书的情况下(闭卷)全文加标题500字,生字不到2%,半数以上学生没有拦路虎,遣词造句可解读90%,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能描绘出登封饺子馆赋的大致内容。十几名学习好的同学读来无错别字,能准确描述文章所要表达内容。我和在座的同行,老师都笑了,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98%。同样,在一次我个人组织的笔会上,我人手一册发给我的朋友和同圈里的文学爱好者,得到的答案和在学校的答案相符。我在想;如果刘少舟许诺;谁能读懂,有著名书法家毕少斋先生润书八尺巨幅《饺子馆赋》就奖饺子一大碗,那他就得赔的关门叠业,诚然这是笑话,意在说明他的辞赋可以普及博远,可以征服读者,可以生根开花。奇葩!就是在百花园中人们最喜欢的那一朵。
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下划线部分引用网络文字,下同)骈赋是一种韵文,有韵脚,而骈文则不见得都押韵。《滕王阁序》就属于一篇经典的骈文,非骈赋,但是文中大多都押韵。
纵观《奋翮集》近两百篇文章,除名家序跋外,大多是骈文为文体写成。不能说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也是成功之作,其中不泛上乘之作。在这里我想就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和感受;(我是一个忠实的读者,这只是我的读后感而已,对里面许多有关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我不敢妄谈更不敢定论。留待于问世以后读者甚至后人再去详细评说吧……)
其一;文章的长短也就是字数。骈文最起码要求就是凝练,要求作者必须严格的炼字,也就是推敲。有史以来好的骈文基本没有超过千字的,我反复查阅了《奋翮集》上下卷正文很少有过千字的,其中《家道赋》最长也就一千零几个字。
其二:文章的章法和对偶。这也是骈文基本要求和灵魂。不光要求四六句式,还要求对偶(当然对仗就更好,不过骈文不要求,也很难达到,骈文不是长联)甚至要求隔句对偶。这一点《奋翮集》都做到了,而且多数文章很到位。例如《堵赋》:“车如蜗行,特色一景,举城倾堵,堪似僵虫。你挪我进,他走慢拱。路漫漫兮何其狭窄,车攮攮兮怨其飞功。交警声竭力嘶,协管举旗拦行,司机摇窗翘首,骑车见隙钻缝,路边商贩叫卖,引客围观;学生家长接校,路警护程。奇哉,堵也。美哉,堵景。纵观世界各地,一堵成“历史”;回首中华大地,一睹现“靓景”,网友戏雅,驴友戏称,何地不堵,久堵盛名。”其中前六句四四对偶;七八句七七对偶中间加以虚词“兮”提高阅读趣味。通篇无一处不对偶之处。可见功力,可见章法。
其三:文章的仄律和韵脚。辞赋是一种韵文,新韵、古韵不得混用,亦不能平仄韵混用。同一段中的换韵一般不得超过3次,如果需要换韵时,提倡以适宜的提引词作为过渡;少舟之《奋翮集》属辞赋,但骈文可以放宽仄律不管,韵脚也可以稍微宽泛,即所谓:”换韵“,我读了本集所有辞赋,用韵全部中华新韵没有发现新韵古韵混合的现象,且大多是一韵到底。比如上卷开篇《嵩岳“翰轩辞赋工作室”馆志》就是(eng)韵;属中华新韵:十一庚(平)。开头第一个韵脚字是“情”一韵到底没有换韵,到本篇结尾是个“呈”。再如成功之作《古轘辕关赋》除序文外,正文部分和最后的一首五言古风诗都是一韵到底(an)字韵;韵部分属;中华新韵:八寒(平)和中华新韵:八寒(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骈文辞赋是允许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集所有章节没有发现“因韵害意”拼凑韵脚字出现。
其四:关于文章中的用典:中国辞赋潜意识规定“一篇辞赋中的用典一般不要超过10个”这还是指篇幅较大的作品而言,一般四五百字一两个典故足以,且要耳熟能详家喻户哓的最好,要知道用典的目的在于增强说服力,不在于用典故去充塞文字内涵。
《奋翮集》几乎篇篇有典,少则一两个,多则两三个,考究有据,妇孺皆知,拿来点睛,新鲜可读,毫无宣宾夺主之嫌,也无画蛇添足之癖。
其五:文章的章法和结构;写文章尤其写辞赋,先不说作者文字造诣的高低和遣词造句的凝练程度,就其章法和文体结构就足以看得出是否能鲜活,能被读者认可,能作为成功之作传留下去。成文在意境,也即景物和感情融洽度。所有文体有景无情乃空洞,有情无境乃失色;小说散文如是,格律诗词也如是,中国辞赋尤其如是也。通观《奋翮集》无一篇不是先景后情,抑或情景交合,读来感人亲切,究其原因全在于作者情景集于笔端所致,也是洞察秋毫和发挥淋漓的功力所在。
其六:文章的文风和褒与贬;中国“辞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骈文辞赋也不例外,好的文章需要作者立场鲜明,态度中肯,实事求是的去组织材料。要大刀阔斧,激昂奋进,推崇性的去讴歌和颂美那些,对社会和人们有意义的人和事,这就是“褒奖”!还要做到,切中时弊,毫不留情的去对那些危害社会的丑恶现象去抨击痛斥,这就是“贬斥”《奋翮集》细细品来褒多贬少,大多以赞颂为目的,可见作者思想情绪是高调的,向上的。嘲讽和贬斥的作品占少数,可见作者为人是低调的,胸怀和目光是宽阔远大的。赞美之篇,篇幅较多不赘例举,不妨看看《堵赋》;把堵车之怪现象写的淋漓尽致,把“纵观世界各地,一堵成“历史”;回首中华大地,一睹现“靓景”,网友戏雅,驴友戏称,何地不堵,久堵盛名。”描绘的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再如《看门狗赋并序》更是寓意深刻,辛辣有度,写得诙谐滑稽,骂的痛快舒心,可谓骂“老虎”没有脏字的佳作,杀“苍蝇”不见血污的利剑,纵然是“看门狗”之类看了也会谛笑皆非。
说到底,有个性的作者才会写出来有个性的文字,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都不可取。只有开拓进取,标新立异才能长足发展。说到这,我想起马克思说的一句话,“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的判断者”。如果一个作者能不断地捕捉新意,能把带有泥土气息的人和事写得活灵活现,那他就得学习生活,感受生活,追求生活,给文字以新生命、新能源、新血液、新动力。故而,即便是辞赋你写出来能被人民判断合格才是“够资格”的作家。同是四六句式的骈赋,有的人写出来生涩堆砌,不知所云,好像是只有那些一般人看不懂或者不认识的生僻字才叫“古典文学”,这是个误区,也是中国辞赋不能拓宽和弘扬的主要障碍。在这一点上《奋翮集》做出了重大突破,给中国辞赋演绎现代文学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成功国学辞赋就会普遍被人们接受和肯定,就会给进展缓慢的中国辞赋发展,提供动力和榜样性借鉴科目。对中国辞赋的发扬光大,传承延续起着不可替代的模范作用。中国辞赋尤其骈赋,在其长期坎坷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群体,大有被其他国学文字淹没和拼弃之危,之所以还能得以留存和发展就是因为,有一批能将散文化之流畅清新的气势,融入进来的领军人物,刘少舟就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员猛将。《奋翮集》这样的作品问世必将给骈赋文体,开创一个拓宽和弘扬的先河。
《奋翮集》和它的作者都会被载入辉煌的中国辞赋文化史册!——是为跋
刘少舟个人简介:刘少舟(嵩竹、老城居士),网名;嵩山行者。50后,河南登封人。嵩岳“翰轩斋”斋主。毕业于中国鲁迅文学院。系中国骈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中国辞赋骈文创作中心委员。《赋苑琼葩》《中华新辞赋选粹》《千城赋》及《中华辞赋报》等大型媒体赋刊主编、编委。现担任河南省新思维商务中心策划人,中原煜雅轩文化传播公司文化顾问。嵩岳“翰轩辞赋工作室”馆主、主笔。




商丘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主编:商丘编辑部(翰墨凝香)
副主编: 好人有好报 甘露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