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的韵语人生 潘安兴在党五十年
文/李善才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百年华诞纪念日到来之时,心潮澎湃。近日,我认真地拜读了潘安兴先生纪念党庆百年华诞的几篇宏作,如《毛泽东思想大放光芒》、《中国太阳神礼赞》、《反腐是一面爱国主义旗帜》、《从共产党宣言出发》、《锤镰党旗在封锁围巢中迎风招展》、《党魂是怎样炼成的》等,网上点击量突破九万人次,可谓清风携韵,国人共呜。
🌹一百年的岁月悠悠漫长,一百年的情怀无比激昂。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当我每天了望晨日升起的东方红时,就深切地仰怀伟人毛泽东;当看到校园的学童们在国旗下行队礼时,就回荡起嘉兴南湖,红船上的嘹亮歌声;如今华夏9000多万中共党员,都是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党建后的门生;鹏乘万里,宏图百载,当时,参加第一次党代会的毛泽东等13人代表中,湖北籍就有5名,堪可赞:“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是有近40年党龄的湖北黄陂人,为党的一大会址,在上海的黄陂南路374号的石库门楼召开而骄傲,为党的五大,在武昌都府堤20号(后迁移到汉口的黄陂会馆)召开而自豪。时下我拙笔,品读了黄陂籍作家潘安兴先生的有关党庆文章,体会如下:
🌹潘安兴先生何许人也?湖北黄陂人,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生。当年武汉的老三届生,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应聘政府机关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武汉作家协会会员。黄陂二程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黄陂分会顾问,黄陂辞赋学会会长。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作品《钰山赋》获全国大赛二等奖。人生不过几十年,飞花逐韵,可贵的是,潘安兴先生七十余年的韵语人生,大作彼丰;五十年党龄,在党的怀抱中,践行使命,成长成为一名平民作家,不得让人敬佩。
🌹我与潘先生共事38年,就职于黄陂印刷厂,该厂是由几家私营的印刷馆,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黄陂组建的首家地方国营企业,师傅们有技术,约知文墨,善长习作、书法和刻印的爱好者不少,潘先生和我是后来者,也加入此行列了。
🌹潘安兴于1970年进厂,刚进厂不久,当时的县委副书记梁玉廉同志到我厂调研。在国庆墙报上看到他的文章,问是谁写的?单位的支部书记钱人伟,告知是一个小青工写的。梁书记叮嘱他,要加强培养。到了第二年,潘安兴就入党,时年22岁。以后,还出席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两次送到县委三里桥党校学习。抽调到厂政工组,做宣传工作。又多次借用到县政府工交办公室,县“工业学庆”会议秘书处写材料。在黄陂长轩岭公社的知青期间,出席全县知青代表大会,还作了典型发言。

🌹潘先生博学多才,为人忠厚实在,但人生曲折,中年丧偶,下岗失业十年,扫地看门,困难重重,抱笔耕耘,微薄收入糊口,幸有贵人相助,应聘机关,唱语韵喉。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十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170万字的《中华大家庭赋》,国内外专家赞评,称之当代首赋。好人有善报,寒门出俊才,儿子考起了中国民航大学,后选送留美,取得国际认可的客机驾驰员执照,现在中国南方航运公司驾驰客机,畅游兰天。
🌹我与潘安兴先生是同志、是同事、是笔友,是肺腑之交的兄弟。我愧意,曾是他十几年的上司,但潘兄是我心中,尊敬的师傅,我的老师。
🌹今天,我欣读了潘先生的《锤镰党旗在封锁围巢中迎风招展》一文,有感而生,文中韵赞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用两个最简单的劳动工具,把铁锤和镰刀镶嵌在红旗上,用了28年的时间,武装工农;从井岗到赣南,经历长征二万五;从遵义到延安,四渡赤水,三过草地,前赴后继,打败日寇;重庆谈判,沁园春一首,唱出了英雄气慨,上下五千年,惜秦皇汉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三年解放战爭,推翻了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北京城楼宣誓言,中国人民从东方站起来起,建立共和;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抗美援朝,正义之战,毛泽东的巨人气魄,要打多久就打多久,西方列强,威风扫地。为人民服务,宗旨爱民,廉洁勤政,架构了国民经济与国防、教育科技体系,自力更生,两弹一星;中国共产党是救星,毛泽东思想是国魂;如今,改革开放,復兴中华,试看天下谁能敌。
🌹潘先生的党建百年华诞等六篇礼文,通贯党史,经火历练;内容详实,韵语滔天;底蕰敦厚,文笔盛宴;赞歌伟人,缅怀先贤;不忘初心,爱国心虔。



🌹作者简介
🌹李善才,男,1959年2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任国企厂长,之后,应聘到广东某驰名企业,担任中高管。笔名,善才不才,自号太白同氐,砚池一郎。参与社团活动,曾是武汉印刷业协会理事,原黄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黄陂区书法协会会员。
🌹自幼爱好文字涂鸦,曾在《孝感报》、《黄陂文艺》、《湖北印刷》、《武汉印刷》、广东省统战部某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作品有《诗理前川》,古线装本的律诗,近2000首诗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