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精神激励我
作者‖孙建民
我很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北革命的创始人之一、原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同志是一个邻居村,而且一起吃过饭菜,合过影,汪锋同志给我题字:努力求学。
我从小就聆听着汪锋的英雄故事成长,沐浴着红色革命基因的强大感召,毫不夸张地说,是少年汪锋同志的传奇故事,《汪锋传》《汪锋同志诗词选》,以及汪锋同志亲口讲述给我的延安精神,影响并鼓舞我努力求学、不断奋斗,取得一个个成绩!
自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父亲就说我的爷爷跟汪锋同志相识,也是童年一起到高巅山放羊的发小和玩伴。后来汪锋同志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深入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开展兵运工作。他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干,在蓝田县厚镇率领几十人的游击队,和国民党回乡团遭遇,由于指挥得当,协调到位,最终打退了国民党回乡团近200人的进攻。组建蓝洛游击支队,护送李先念安全过蓝田。
如今,在西安市蓝田灞源镇青坪村,西安市党史研究室和蓝田县共同修建为西安市党史教育基地。有汪锋同志、李先念同志等人深夜开会的蜡像。蓝田县九间房镇街子村在汪锋同志故居原址上,修建有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是西安市爱国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三a级红色旅游景区。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出于好奇心,曾经步行25里路,只身赶赴蓝田县厚镇寻找汪锋同志指挥战斗的遗址。
1992年3月24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时任汪锋同志秘书的王刚(后来,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给我打电话,通知正在北京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上大学三年的我,速速到位于北京北太平庄的汪锋同志家里,说汪锋同志接见我。
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当我从北京昌平县阳坊镇乘坐911路公交车,赶到位于北京北太平庄的汪锋同志家里时,已是中午11:30,我特意携带了我心爱的凤凰205b照相机。汪锋同志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地接见了我,他伸出温暖有力的双手,我双手紧紧地握住汪锋同志的双手,四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王刚秘书示意我落座后,我和汪锋同志一边交谈,一边时不时地喝滚烫的红茶。
之后,汪锋同志主动提出和我合影留念。于是,由王刚秘书亲自给我拍摄下终生难忘的汪锋同志和我的合影照片。
汪锋同志询问我老家蓝田玉山镇、九间房镇的发展情况,我知无不言地给予回答,看得出汪锋满心欢喜呢,兴致盎然。我们谈话半小时后,汪锋同志说,咱们吃午饭吧。于是,我和汪锋同志面对面共进午餐。但见,不算太大的餐厅餐桌上,摆放四菜一汤:辣子炒肉、松花变蛋、五香牛肉、西红柿炒鸡蛋,西湖牛肉羹。主食是米饭。我们吃过午餐后,汪锋同志午休。
听说下午15时,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要拜访汪锋同志。我提出,请汪锋同志给我采访笔记本上签名留念,汪锋同志欣然答应,他稍加思考,于是给我用签字笔书写:
努力求学
——汪锋
1992.3.24
题字后,我乘车返回北京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总书记2019年8月19日至22日,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总书记在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理想传统教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汪锋同志,1998年12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人民日报》用半个半年刊登《汪锋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我特意将这张报纸和我和汪锋同志合影加装镜框,悬挂在书房里,以示纪念!
我和汪锋同志的美好交往,铭刻心田,永世难忘!我一定要牢记使命召唤,勤奋好学上进,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嘱托,做一个对党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孙建民(笔名蓝田玉、秦剑),系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获得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