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见不如怀念之七真理标准显身手
邓连朝
“同学们,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理论动态上发表文章,论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必将掀起一场大讨论,这将是建国以来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我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届人民大学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
“胡耀邦同志的观点与当前党中央没有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必须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党的历来讲究实事求是,胡耀邦说的有道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而且辩论的火药味越来越强烈,老师几乎控制不了。这时候老师向一直未发言的龙振华投去了求助的目光。“龙建国,同学们都纷纷发表意见,你一直没发言,你有什么高见?同学们,掌声鼓励咱们的大才子龙振华登台演说”
“尊敬的杨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听了大家的辩论,我的内心也很激动。这里我首先介绍我的个人经历,然后再谈一下咱们今天辩论的话题……”“杨老师,同学们!难道我们听党话跟党走,还要让我和王红梅的悲剧继续重演吗?毛主席他老人家晚年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但是就是他老人家,当年在长征路上,一再向当时的党中央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改道贵州。直到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如果没有毛主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行为,会有以后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吗?毛主席他老人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作为毛主席的好学生为什么不坚持实事求是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我听党话跟党走,学习和继承毛泽东思想,必须是准确完整地,而不能像今天党中央断章取义式提出的两个凡是,这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不是对毛主席本人的尊重……”“不孝有三其中之一是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也就是说一味地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我们对待党,我们对待毛主席不能愚忠、愚孝,否则绝不是真正的听党话、跟党走!胡耀邦同志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无可辩驳的…”开始大家都被他和王红梅的爱情故事所打动,有的女同学还流泪了,全体师生都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后来他的发言观点越来越鲜明,言辞越来越激烈,与当时的政治气候非常不协调,很有离经叛道的嫌疑。只不过作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只不过没人敢这样公开大声说出来。听到他说出大家心里话的演说,大家暗自佩服的同时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经过政治运动的杨老师更是心惊胆颤。龙振华讲完后,开始有人出于礼貌进行鼓掌,后来出于罚不责众的心理掌声越来越响亮,而且还经久不息,杨老师更加控制不住了场面。
事后杨老师向学院领导做了自我检讨,学院领导也感到关系重大,带着他找到李校长。李校长一听也是震惊不已,但是考虑到曾经的龙建国如今的龙振华能够上人民大学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就轻描淡写的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再说啦,咱这只是学术讨论,又没公开发表,我看就这样吧。”就这样吧,什么意思?院长和杨老师心里充满了疑问,但也不敢直接问如何处理,只好离开了李校长。
他们离开后不久,李校长让人把龙振华喊了过来,原计划是嘱咐他几句别冒尖,稳稳当当地上好自己的大学,毕业后有个好归宿。没想到,龙振华一进门见到李校长,二话不说,一边称呼着李老师,一边就递给李校长一封“万言书”,大标题赫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我见》而且还暑着自己的实名。“振华啊,现在形势还不明朗,你最好还是别当这个出头椽子啊!”“李老师,您别说了,我既然敢这样说、敢这样写,我就敢负这个责,敢冒这个险。从文革前那一年我和红梅谈恋爱、考上清华大学没让上,我吃的苦头还少吗?但是我在您的教导下,并没有屈服,不是也挺过来了吗。今天我这样发言和写信并不是出风头,也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我这样的人,我豁出去了!有句话怎么说的呢?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年谭嗣同为变法而死,今天我龙振华,不,我龙建国,甘愿成为谭嗣同第二……”“建国啊,好样的,你把我说服了,经过了这么多运动,我早已没有了你这样的胆识和激情了,谢谢你把我的青春又呼唤回来了……”“你这番话我记住了,这封信我想替你交到党中央,我也冒一次风险,当一回谭嗣同!”“谢谢,李老师!”龙振华紧紧握着李校长的手,两个人都激动万分地互相鼓励着!
“同学们,看今天的人民日报了吗?上面有咱们学院的龙振华写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而且还加了一段编者按,高度评价我们学院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你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我在阅览室里见这张报纸了”“我也见了,开始还怀疑是不是咱们学院的龙振华,后来仔细一看文章里的内容,有好多话都是那天他给咱们公开说的,我才相信!”“看吧,报栏里公开展出这张报纸了,奥,还有光明日报……”“龙振华,牛啊!”人民大学里很快刮起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风,龙振华再一次被推到风头浪尖上。
“龙振华又是谁呢?他说的这些事情好像都是龙建国的,难道他们是一个人……”丽江团县委书记王红梅拿着这张人民日报,反复读着,越读越激动,越读越有一种想确认龙振华和龙建国是不是一个人的冲动。但是如何确认?到人民大学里当面确认吗,万一不是,闹个笑话怎么办?这张报纸,这篇文章,严格地说龙振华这个名字,把王红梅折腾的不轻。
“小龙,不简单啊!刚上大一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前途无量啊,真是后生可畏!”已经升任内蒙古自治区办公厅主任的“马市长”边读这篇文章,边暗自想到。看来当年推他一把,让老李把他弄到人民大学是对的。老胡也是太胡来了,这样的国之栋梁,居然敢昧着良心搞冒名顶替那一套,真是天理难容啊!
“龙振华又是谁呀?是不是当年被王家庄扔出去村的那个龙建国呢?要真是他,还真完蛋了,他毕业后当了大官,还有好果子吃吗?不行我得到龙家庄去问问他们村的书记去”这样自言自语着,然后骑着黑钻石自行车一路奔向龙家庄。
“二哥,他说他是王家庄的党支部书记找你,我把他领你家来了”“龙支书,你好你好,久仰大名……”“”王老缺自来熟地握着龙家庄党支部书记的手,套近乎地说。“屋里请,那个谁给王支书倒水,兄弟你到代销点拿一瓶罐头,记我账上”“那个谁,别去啦!龙支书,太客气了,我说句话就走,家里还有别的事。”“啥事啊?既然出门了,就是一天的。再说第一次来,怎么着也得吃饭走……”“谢谢龙支书,我们公社里还真有事,咱不是官差不自由吗?下次吧,我请客!”双方谦让着入座后,“龙支书,咱村里有没有叫龙建国这样一个年轻人?”“龙建国?谁叫龙建国啊,奥,我想起来,别说你不说我早忘他的大名了。唉,说到这里,你可别不高兴,都是你们爷俩造的孽,人家搞个对象,你家非得插一杠子,把人家活活逼疯。后来好不容易考上清华大学了,听说又是你们把人家搞告下来,还让不让人活啦?老王啊,你走吧,我这里不招待你。早知道是你,连我们村不让你进来。我这是客气的,龙建国他爹和他哥哥知道你上我这来了,不打死你才怪呢!”“二哥,二哥!不好了,龙德利带着他大儿子往你家来了”“我说,怎么着,这不。你还没出我家门,人家都找你事来了。我说龙德利那家人可不好惹,你说你办的啥事啊,你的党性,不,你的良心哪里去了?”
“王老缺,你个狗日的,给我出来,看我不打死你,还我二小来,都是你狗日的发坏,让俺二小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打死你也不解恨!”吓得面如土色的王老缺躲在龙支书身后,两腿肚子一直哆嗦着,颤抖地说“龙支书救命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龙支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德利哥,你这是干啥?王支书来我家就是我的客人,你打死他,就等于打死我。咱弟兄们活一个老爷爷,你是好意思,还是舍得这样呢?”“唉,我说兄弟啊,咱二小的事你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年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是上纺织厂上班去了,我去问了,人家说早开除了……”“德利哥,你兄弟我啥都知道,刚才我是西北风刮蒺藜——连讽加刺替你凶他一大顿了,你消消气吧,受气就算受我身上吧。再说现在不是过去了,你把人别说打死了,就是打出个好歹来,也是犯法的……”“二小,二小,你在哪里呢?你爹没本事替你出气啊,你爹我无能啊!”龙德利边鼻一把泪一把地哭诉着,边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围观的人们无不唏嘘不已。人们更是恨透了王老缺,“打死他,打死他,我们宁可抵命!”呼声震天动地,尽管龙支书一再劝阻着,出离愤怒的龙家庄的人们还是很快都围了上来。
“扑通”一声,王老缺跪在地上,对着自己啪啪几个耳光,“龙德利大哥,我不是人,我对不住你们。龙家庄的老少爷们,你们打死我吧,我不是人!”“老王啊,起来,你这是干啥?好像我们龙家庄欺负你似的?”“龙支书,啥也别说了,都怨我……”
“哪位是龙支书?我是人民大学党委办公室搞外调的小李,这是我的搭档小王,麻烦您为你们村的大学生龙振华开具家庭情况证明”“我说,李,我们村里没有叫龙振华的这个人啊”老少爷们咱们村有吗?没有啊。听着他们的一问一答,小李和小王感到大惑不解。明明写着是龙家庄啊,没搞错啊!
“爹,是不是咱二小现在改名了。不叫龙建国了,而叫龙振华了呢?”“不可能,这么多年了,要是他还活着为什么不给来封信?”
“你看,他不是总是倒霉吗?还敢来信吗?”“也是,你看我老糊涂了,那个啥,他叔叔,兄弟啊,你问问龙振华是俺二小龙建国吗?”“好,德利哥,我问问。”“同志,龙振华是不是龙建国?”“龙建国?不是。这上面就是龙振华,没写龙建国。”“麻烦你看看龙振华他父亲是不是龙德利?”“龙德利?奥,对,就是龙德利!”“德利哥,龙振华就是咱二小—龙建国!不得了啊,德利哥!二小成大学生啦,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兄弟,你说啥,咱二小上大学了”“是啊,还是人民大学,可有出息了!”“熊孩子,上大学了,也不给来封信?回来非揍他一顿不可!”“行了吧,孩子找不着时疼死疼活的,孩子回来啦,你亲都亲不够,就你还舍得揍他?”众人打着哈哈,开着玩笑,都替龙德利一家人高兴。
就在龙家庄人喜出望外期间,王老缺连车子也不顾得骑,悄悄地溜走了。一路上,他边走边想着对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王红梅家知道这个消息,否则后果不堪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