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启运是战死?
还是病死?
毕竟是革命战士!
走后永无消息也不见一字。
到娶亲的年龄,
长兄侯天运去搬他的骨殖!

一个人的一次长征,
到唐山又回到韩城杏花村止,
过了二万五千里,
有红军长征的精神和意志。
靠人民政府的安排和指示,
靠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

他走的土路泥泞荆刺,
夜雨狂风折坏树枝,
山野人家烤干湿衣和袱子。
坐马车、骑驴、挪着步子,
曲曲折折,日复一日……
绕过太原,
绕过石家庄,
绕过保定,
绕过天津……
绕讨这些大城市。
绕过了繁华,
全是痛苦的相思!
翻的山,喝的泉,
撞的夜,宿的寺,
到了千里外的唐山,
找见了弟弟名字的牌子,
用红绸裹了骨殖,
泪水滴湿了绸丝。

背着时浑身发抖,
脸上淌汗,脊背精湿。
困乏时靠着树惊醒迟,
饥饿时掏出背的干馍嚼吃,
渴了就用河流凉了肚子。
悬崖的石阶有他的足迹,
干晒的土路上有他的汗渍,
一个人长征进了杏花村的历史,
兄弟心刻下了精灵的文字。
擦了一次次泪水,
兄弟俩回到了村子。
兄的鞋烂成圈子绑着绳子,
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有划痕口子,
他脸上颧骨突凸,
多了几条伤口子,
皱纹深筑,
眼睛布满了红丝,
一见家人啜泣着,
背上的汗水湿了弟弟的骨殖。
上峡的坟地多了一个战士!

土丘让人所忆所思:
他是在部队,
还是在转业的单位殉职?
我和一些村人记得,
烈士陵园曾有过他的名字。
他没有惊天的大事,
没有车子票子妻子……
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后来人记住他的名字,
讲他的故事,
及千里骨回的价值一一

这是七十年前的可歌可泣的事,
经过的艰难和伤心可想而知。
老辈人的叶落归根,
兄弟情如黄土地和种子。
善良勤劳的侄孙辈,
把翠柳枝和献品祭在清明时!
杏花村有这样子的烈士!
(侯印来,身份证为侯引来,韩城杏花村人,1954年生,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语文教学通讯》《德育报》《陕西青年》等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编辑、记者等。部分简介见百度、央视网、手机人民网、等。)
手机号;19945230575
维信号:wxid_rc3l3lymiqoq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