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烧肉的联想
文/川石
现在生活富足了,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几乎天天都似过大年。外孙对红烧肉情有独钟,隔些日子就央求姥姥做一顿。由此我想起少年时家里养过一头猪的故事。
1960年,国家进入"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尤其是粮油副食品严格定量、凭票证供应,吃红烧肉简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我们家孩子多,一张张小嘴都馋得流口水。那时,家在郊外的小镇子上住,地处城乡交汇处,住的是农村平房,房间多,地方大。于是,母亲就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一下全家的生活。
春天,她通过邻居不知从哪里买回一头小猪崽,大约出生也就十几天吧!皮肤粉嘟嘟的,毛发黝黑,非常可爱,我们高兴极了,就把它圈在一间杂物房里饲养起来。
那年头人都吃不饱饭,哪有饲料喂猪?两个姐在几十里外上中学,几个妹妹年龄尚小,而我又是两个男孩子中的老大,十一二岁正是帮家里干重活的年龄,于是,养小猪包在我和弟弟身上。每天放学扔下书包,就去村外田间地头捡菜叶、挖菜根,去街上捡西瓜皮,拿回来喂猪,偶尔也给它添点糠麸剩饭。有空时还要把它赶到野外啃啃青草,趁机清理猪粪、清扫房间。
随着猪崽一天天长大,只好在屋后的空地上用木箱板围起个不太大的猪圈,每天挑土铲粪,星期天再运到开垦的荒地里做肥料,种上蔬菜和洋芋,弥补口粮的不足。荒地虽然就在院子后门出去数百米处的山脚下,但是全靠稚嫩的双肩一担担挑去,也是件很辛苦的劳作,常常累得肩膀酸痛、汗流夹背。不过瞧着猪儿添膘长大,洋芋拱出地面,一家老小个个喜上眉梢。
就这样从年初辛苦到年底,猪猪也一天天长大。当然以菜叶、青草为饲料的猪是很难育肥的,只是养得健康壮实。春节来临,到了杀猪过年的时节,况且它越长吃得越多,自然也喂养不起。于是,母亲请来屠宰师傅把猪儿给处理了,新鲜的好肉大约有一百几十斤,我们家没舍得吃,都被街坊邻居你一斤我两斤地买走,钱收上补贴家用。只是把猪头、猪脚、杂碎、槽头肉全部留下,那个春节家里充满欢乐,年三十包了猪肉饺子,过年几天有猪头肉、杂碎汤,满屋子飘溢着肉的香味。尽管猪是我们养大的,没花一分钱,但是仍没舍得痛快淋漓地吃顿红烧肉。
那象现在的孩子们,鸡鸭鱼肉想吃就吃,不过他们也绝对感受不到那时的辛苦、那时的味道和那时候的快乐!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心头涌出无数感慨,有对父母养育的遥远思念,有对少年岁月的无限眷恋,有对艰辛年代的深切感受,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人生最深刻的记忆,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留下的。有许多往事会被岁月冲刷得干干净净,但是有些片断却铭刻心底难以忘却!啊,我贫困、艰辛、快乐、难忘,也充满幸福的少年时代,虽然早巳远去,却又时时浮现眼前。那里有一群天真烂漫、生龙活虎、让人牵挂的同伴!也有无忧无虑、欢声笑语、如诗如歌的岁月!
(2021.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