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舒笛悠扬》 作者/宗廷沼

精彩点评➡施国标乡土散文赏析

▲作者/宗廷沼(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前任副主席)
【克勒文苑】精彩评论→《舒笛悠扬》作者/宗廷沼

【克勒文苑】美文 →《舒笛悠扬》 作者/宗廷沼
浦东乡土作家施国标先生的微信名舒笛颇有诗意,品读他的散文作品,仿佛春风扑面,田野上绿草茵茵,牛背上传来牧童悠扬的翠笛声,咏叹着海滨书院的岁月沧桑。舒笛六十载与乡土相依为命,从土记者到乡土作家,千余篇作品数百万字果实,记载着书院的前世今生。细细品味他的《从土记者走来》《留下滩涂的记忆》《书院乡愁情》《踩泥的感觉》等作品集,我似乎走进了桃红柳绿的书院乡村,陶醉在千姿百态的海边滩涂……

舒笛的文字清純质朴,有泥土的芳香,这种味道是很难得的。也许我与他有相似的乡土情结,他的《七月秧女》让我觉得分外亲切,他赞赏秧女的美是独有的,秧女是大地緑色的织女。作品的场面不大,可是精致传神,秧田水平如镜,秧女头顶烈日,手持秧把,如同坐进织布的机杼,巧手如燕飞快地编织绿茵。她们在酥软的泥土里,洁白的小腿肚上沾满了泥浆,头上兜着印花毛巾,垂下几缕青丝拂面,脸朝水田背向蓝天……绿色织女,多浪漫的赞美。秧女们的美丽不仅是心灵手巧勤劳朴实,美丽的神韵是播种了希望之美,数月后绿油油的秧苗将会稻谷飘香金浪滚滚。
是的,《稻香思蟹》《芦花蓬了》等篇章,展现了芦花放稻谷香,田埂沟边星星点灯捕蟹忙的喜悦。这些原生态的乡村美景打开了我童年记忆的闸门,那时秋收季节是农家盛大的节日,我也曾经是灯火中田埂沟边捕蟹的顽童,这种美景和乐趣后来消失了,因为化肥和农药改变了生态环境,挤压了螃蟹们的生存空间,稻香蟹肥成了美好的回忆。芦花的美丽在舒笛笔下不仅有波浪起伏的壮观,婀娜多姿的妩媚,还有寒冬中送温暖的温馨,于是芦花草鞋从我的记忆深处跳了出来,冬天穿在脚上暖洋洋真舒服,芦花扫帚为人类清污保洁功不可没。舒笛在文章中赞美芦花之美,是美在骨子里,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舒笛的文章有许多是写动植物小生命的,人与动植物的心灵互动给了我妙趣横生的美感。《豆角秧爬进了窗户》就像一个俏皮聪明的顽童惹人喜爱。看看他那段传神的描写吧,秋天到,豆角摇,连家家内窗户也爬满了豆角秧,紫白相间的花朵,嫩绿欲滴的叶子,藤丝还在顽强地攀爬,给作者写字台前的窗户带来了绿色与蓬勃生机。豆角秧的可爱不止如此,它在窗户外探头探脑,触角伸进窗户缝隙,窥探主人夜夜在灯光下干啥?主人善解豆角秧的好奇和善意,没有把豆角秧堵在窗缝外面,而是留了方便之门,豆角秧用花朵和果实美化了那扇窗,给了主人写作的灵感。作者和豆角秧无声的心灵互动如此維妙维俏,显示了作者感悟生活的功力和表达的笔力。这类可爱的小生命小物件书中还有许多,那些名字就够诱人的,《亲吻“美少女”》,主角竟是海滩上的小精灵香蛳,味道很鲜美令人相思的贝壳类动物。《情恋“丑角”》,它是香蛳的邻居,俗称海蛤蟆,别看它外貌是丑八怪,味道却是很香的。
当下乡土散文比较时髦,但是乡土味很浓的不多。舒笛的乡土散文别有韵味,美得清純,雅得别致,值得品读。六十年乡情浸润,为人为文清純淡雅来之不易。作者有句话耐人寻味,他的书房取名阡芳斋,灵感来自田间阡陌上的一棵小草,他习惯于眺望田野与乡土同呼吸才能文思泉涌。

【克勒文苑】美文 →《舒笛悠扬》 作者/宗廷沼

>>>>>>>>>>>>>(END)
撰 稿:宗廷沼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宗廷沼先生简介:




宗廷沼先生新近倾心铸造的精品力作《金穗美文》书作照片
【克勒文苑】美文 →《舒笛悠扬》 作者/宗廷沼
2021-04-14 16:42:06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