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
巜如沐春风》小散文
我住在市南一个叫一号花园”的小区里,因退休,多数时间活动在小区里。
多年的军营生涯和新闻工作,养成了我早起的习惯,在小区及周遭跑步和快走成为我每天的必须。
每天跑步回来,到居楼岀口处常々碰到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姑娘,背双绊带书包,着白蓝相间校服,一条马尾辫微微上翹着垂在脑后。每見到她,小姑娘都会甜甜的道声"伯伯好",呈一脸灿烂的笑容。随后一位年轻的妈妈,推一辆2轮电动车从车库出来,也和小姑娘一样,呈一脸灿烂的微笑,小姑娘利索的坐上后座,母女离去,临走小姑娘还常々扬起小手,微笑着冲我“伯伯再見"。一天,两天,一月兩月。久之,小姑娘的微笑和问候,成为我生活中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虽然至今我也不知道小姑娘的名字和家境,但她那每天的问候和笑容,令我这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之人如沐春风。
人们常说,現在的乡情只存在于远离城镇的乡下,在钢铁水泥森林的城市,人与人多是老死不相往來,素昧平生的生,冷,硬。近乎和热情多用在相互利用的应酬中,毫无关联的居邻和路人,问不问候,热不热情,有何相关?
是的,生活的快节奏和各种压力,各种智能化的工具运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一个微笑,一个孩儿纯真问候竟显得如此珍贵和稀有。
目送小姑娘母女远去,我深深的思索着,我们多少人应向这小姑娘学习呵!学习她那一份灿烂的纯真和礼貌,学习她那种对陌生人,也是对这个世界的微笑和热情。我们社会中人人能如此,我们城市中那人际间的生,冷,硬,不就暖和许多吗?人人也就在这钢铁水泥森林之间如沐春风,
天阔写于2O21年4月13日晨。
作者简介
王泽坤,笔名,微信名天阔,曾任56005部队战士,文创员,广播电台,电视台长,广播电视局局长。现任曹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关工委副秘书长,中华新闻通讯社特邀主任记者。先后在全国新闻媒体,文化文学刊物发表多篇诗文和电视记录片。所著散文《书记的耳光》为《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中央《求是网》《中纪委国监委网》及凤凰资讯,共青团中央网等全国300多家媒体全文转发。获千万阅读量。报告文学《石父》中篇小说《生死班和他们的战友》,《党员干部运粮队》均获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