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冷国俭老师!
文/笔融
诵读/张丽
今天早上,在和冷国俭老师通话中得知冷老师正在住院,我向老师表达了同学们要去看望他的意愿,从他洪亮的声音中听不出他已86岁高龄了。随后他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淑范君:十分感谢诸位同学尚记得老朽。而今吾已暮年,人生旅途终点迫在目前,呜呼,静静等待。生死相连相依,宇宙间生物谁也躲不过这个铁的规律,惟欲晚一点发生而已。顺祝时绥安好。师冷国俭20210410”。收到老师的微信,我的心非常酸楚,泪水在眼中打漩。四十九年过去了,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我们老了,我们的老师更老了,让我们挂念和心疼。
我们是鹤岗矿务局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冷国俭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因为是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是由兵团、农场选拔保送上学的,我们是矿师母校的师兄、师姐。
1972年,是改变我们人生命运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开始召收工农兵学员,幸运的大门向我们打开了,我们弹掉身上的灰尘,带着沃土的芳香,换了干净的衣服走进了向往已久而又陌生的校园,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读书生活。冷国俭老师是我们中师班的班主任。他像迎接从远方回家的孩子一样,把我们接到了他的班级。我们班共二十四名同学,其中只有三名男生,我们多数都是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实际只有小学文化。要把我们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多么艰难的事啊。
冷国俭老师当时也只有三十七八岁,英俊潇洒,一派学者风度,教我们古代汉语。同学们都被冷老师英俊的相貌,磁性而又洪亮的声音所打动。冷老师为人亲和,从没见过他和哪位同学发过火,但他给我们一种不严自威的感觉。因为年代久远,我已记不清冷老师都给我们讲了哪些古典文学,因为我们这些学生文化底子薄,开始根本听不懂他讲的古文的意思,他因材施教,从最基础的《愚公移山》、《木兰诗》讲起,让同学们听懂了,慢慢地产生了兴趣。他讲起课来非常卖力气,经常讲得大汗淋漓。记得他为我们讲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整个人都投入到了诗的意境中了,他是在用胸腔炽烈的情感去点燃这首词,在他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被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所感染。当讲到“泪飞顿作倾盆雨”,冷老师高亢的声音伴着遒劲的手势把同学们带入到奇异丰富的想象之中,又仿佛看到了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同学们为英烈的忠魂所感动,泪眼婆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还依稀地记得他曾为我们讲过《诗经》中的《关雎》、《伐檀》、《蒹葭》、《硕鼠》等古诗和唐诗宋词。他在讲课中将古人的诗情、诗智、诗魂运用的得心应手,尽情地挥洒。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我们渐渐地喜欢上了古代汉语。因我们班只有小学文化底子,其他课任老师都不愿意给我们上课,说给我们班上课太费劲。我们这些连代数都没学过的学生,对几何、三角函数、微积分根本听不懂。冷老师为让我们学习好各科知识经常和任课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和任课老师齐心协力,活生生地让我们这些学生用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了大专课程,掌握了各学科的知识。
当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您笑了,我们却哭了。这泪中有对您的感恩,有对自己刻苦学习的褒奖。当我们带着您的嘱托被分配到矿务局各中学任教时,您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们无论担任班主任还是课任,都深知您把我们培养出来不容易,我们不能让您失望。每当我们感到疲惫懈怠时,记忆中就会浮现起您坚定的面容,坚毅的声音,坚韧的精神。当我们站在优秀教师的领奖台上时,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是您,要感谢的第一个人也是您!当我们自己桃李满天下时您一定感到了欣慰;当您的部分学生从教育岗位走向机关、政法、企业成为中坚力量时,您一定为我们骄傲。是您给了我们知识的力量,让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风雨中自由地翱翔;是您教会我们做人,让我们在物欲横流当今的社会里不堕落,不奢求。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敬爱的冷国俭老师,我们向您致敬!是您把我们从一群兵团、农场回来的知青变成了有知识的青年,是您的师德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您的品格感召让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守住底线。
冷国俭老师是著名的学者、教授,是师之楷模。您对古代汉语研究颇深。冷国俭老师主要著述是《论语译释》和《大学中庸译释》。这两部书稿累计有64万多字,可谓"皓首穷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我们都已到了古稀之年,冷老师的话题也是我们要面对的了。在我们的心里您不但是我们的师长,还是我们的兄长,您的健康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您的大弟子们多么希望您永远平安健康!
2021.4.10
[冷国俭老师简介]
冷国俭 1936年11月生,黑龙江庆安人,中共党员,中共黑龙江省鹤岗市委党校理研室主任、副教授,东北地区古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语文学会副会长、顾问。
曾获鹤岗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井多次立功受奖。1957年哈尔滨师范学院毕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诗经》专题及古代汉语语法、格律诗(平反谱部分)。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理论探讨》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40多篇,20余万字。主编论文集《探讨与研究》(28万字)(1996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要论文《(孟子)的所结构析》一兼论所字之词性,发表于《理论探讨》1987年第6期;《诗经兴法刍议》(笔名苗草),发表于《理论探讨》1989年第2期,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7期全文转载;《诗经婚恋诗研究》发表于《佳木斯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1期全文转载;《谈拗救》发表于《佳木斯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论语译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43万字。《大学中庸译释》(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21余万字。
[作者简介]
董淑范,笔名笔融,做过知青、教师、检察官。鹤岗市作家协会理事、鹤岗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尤喜文学评论,其多篇作品曾在国家、省级及地方纸媒上发表。
[主播简介]
张丽网名雪颜,黑龙江鹤岗市人。《海河主播社》金牌主播。喜爱文学、音乐、表演和诵读。曾多次在省、市及国家大舞台上获得过演讲、朗诵和表演大奖!退休后,一直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性格开朗,热衷于公益事业,喜欢用声音演绎生活的苦辣酸甜,用声音诠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座右铭: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