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160)期

《满园梨花,醉游人》
作者:禅院清修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诵读:沧 海

在一个明媚的春日,我于朋友们相约去丰县,看梨花去。从徐州到丰县正常要两个多小时路程,一路风尘,到了丰县后,已经是接近中午了。我们心里惦记着盛开的梨花,连饭都不愿意吃了,下车后直奔梨园。

进入梨园,梨花烂漫处,已经有很多的车辆停驻,几个电视台的人正在采风,这使梨园又多了一道风景。

走进梨园,拨开横陈的枝桠,披着若有若无的春光,吸着暖暖春风、在甜丝丝的空气中,走近梨花。

举目枝头,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疏密,或浓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淡雅和圣洁的美。

愈往里走,枝与花愈稠密,白晶晶的梨花灿灿烂烂地开放着,散发着淡淡的芬芳。那些可爱的梨花被春光滋润着,花托、花瓣、花蕊上,满挂着洁白如玉的花朵。

只见春风之中,那洁白的花瓣被风吹着,自枝头翩然飘落,撞上树枝,碰到地面,将黄土地染成一片白色。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落花景象竟然是这般的壮丽!我第一次听到,这如雪的花瓣折碎的声音。
地上,一层落花如雪;枝头,千树万树依然如雪。地上的白色与枝头的白色浑然一体,俨然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尘世上,哪一种花的鲜艳,能比得上如雪梨花的晶莹,如雪梨花的纯净!站在如雪梨花中,我的整个身心,也变得清纯而静谧了。
在众花之中,梨花形小,色素,也无诱人的香味,属凡俗一辈。但是,那纯净的白,便是雪海香涛,花海花涛了!

梨花深处,那树树的白,晶莹如雪,苍郁的枝干和花的莹润相映着,美并且大气。那一树的繁华和浪漫,如果没有这样沉郁的承载,断不会开的这么热烈和繁盛来。

细看,花瓣白如凝脂,花蕊暗红。不觉间有清幽的香气沁人心脾。梨花素洁中更有一番清丽,一如素面朝天的女子。

梨花树下,那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正在肆意的生长着。那金灿灿的颜色着实令人感觉温暖。那甜甜的花香混合着青草的芬芳,连同携裹着的春风,到处迷漫着清香。

果农说:“一花一世界。” 仔细看,每朵油菜花都悄悄地盛开着,就是这成千上万朵油菜花的静静开放,给人们的感官带来了震撼的气势。
油菜花是春天的主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想此时,女词人李清照看到这金灿灿的油菜花;和这春天迷人的美景,也不会再憔悴和暗淡消魂了,也会融入到这金灿灿的美景中去,也为会这金灿灿的油菜花赋写赞美诗了吧!

路的两旁有不少片片桃园,成了四月人们踏青的好去处,年年赏桃花,或独自前往,或和朋友结伴而行。桃花梨花相映成趣,点缀着春天的美丽,装点着老百姓的生活,在这绿色水彩画的背景下。路旁低矮的桃园,满树嫣红,如新嫁的少女,羞怯中带着幸福漫溢的富足。

桃树主干仅有50厘之高,枝条斜刺刺的向四周散开,柔婉舒展,坐在桃枝上,人如花中仙,或伏或仰,醉心不次《红楼梦》中醉眠的湘云。桃花一层层一簇簇远近深浅不一,浓淡相宜。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相映红的又何止人面,更有山石峭岩皆染桃韵,我们在此中只是自然的点缀,自然何其神异,竟天造地设出这样的人间仙境来!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诉说什么呢?就请到中秋时节再来看枝头吧!那满树的累累果实便是答案。

凝望万点金黄,闻着雪梨飘香,谁又会忘记那些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毫不留恋枝头的豪华、毫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斜风细雨中潇洒飘落的洁白如雪的梨花呢!
看如雪梨花飘落,听如雪梨花私语,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难道不是吗?

兴味未尽,也要回“舟”,一路上心内,眼前尽是美景,不觉心醉神迷……

作者:禅院清修
曾用名:触摸阳光,菡萏。原名:薛童。居住在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喜欢文字,喜欢清静的女子,爱读书。一个视书如命的人。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用文字来记录一段段发生在光阴里的故事,喜欢用文字叙说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希望您能喜欢我的文字,静听我的故事。

诵读:沧海,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此贴无需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