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梁平(媒体人、作家)



今天中午,收到中国曲协主席、我的师长姜昆先生出版的新书《姜昆自述》,甚喜。我从书橱里翻出1996版他的《笑面人生》,两书相比,《姜昆自述》的开本、装帧十分新颖,书的内容有“自述”“亲朋”“札记”“幽默·笔记”“论道”五个部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丰富、立体的姜昆。
我与姜先生的不了情,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我们的友情超越了通常的明星与记者的关系,而是彼此走进对方的家庭,产生了如亲情一般的深情,延续至今。
我去北京采访,他的家成了我的临时居所,我的许多文章得到他的润色、指教,他的一些作品初稿也会让我成为第一读者。我们伏案交流是常态。
他的父亲姜祖禹、母亲李淑媛对我非常关爱,声声教诲,至今言犹在耳。姜祖禹先生后来因病离世,我北上悼念。2019年3月,《遗作墨香——姜祖禹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我专程赴京出席。
32年前,他来宁演出间隙,与弟弟姜威等友人到访我的寒舍。那时,我的儿子健嘉才几个月大,他抱着健嘉逗他玩,留下珍贵影像。
25年前的岁末,健嘉7岁。姜先生来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作《笑面人生》分享会,我和健嘉也来到现场。他在书的扉页题款“健嘉贤侄”并签名赠予健嘉,让小家伙喜不自禁。6年前,健嘉和任丽喜结良缘。他为他俩挥毫写下《百年好合》书法作品,送上深深的祝福。
斗转星移。如今健嘉的女儿、我的孙女一诺都快四岁了,她期待着与姜爷爷见面呢!
可以说,师长姜昆和他的家人在我的新闻从业人生中如影随形,提携着我砥砺前行。我曾陪同他登门看望被誉为“北侯南张”的相声大师张永熙先生。我几乎每年都会和他、戴志诚老师见面,微信保持联系。
2018年我创建南京媒体艺术家园微信平台,他是首批入驻的艺术大家。
再次读到他的书作《姜昆自述》,140余幅图片、珍贵手稿、悠悠往事……有些我是见证者。
《姜昆自述》纸张优质,全彩印刷,裸脊精装。他的老朋友王蒙、韩美林、冯骥才、莫言为这本书带来了充满真挚情感的祝贺。
他一直说,文艺为人民服务才更有生命力。作为当今中国说唱艺术和欢笑艺术的领军人物,他的《姜昆自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文艺的辉煌历程,也记录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砥砺奋进、凝聚人心的乐章。
(容我卖个关子:艺术家园正在协调姜昆先生携新书来宁与读者面对面。一旦成行并公告,有兴趣参与的朋友报名从速)





多年前,作者随同姜昆主席在南京看望张永熙先生。
作者简介
新闻从业34年先后供职于《扬子晚报》《周末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日报》,先后担任部主任、专刊主编以及《文化徽商》杂志总编辑。策划《百家湖》《中国钱币邮票》等期刊创刊号。
著有《央视春晚纪事》(报告文学)、《我所知道的马季》《姜昆家事写实》《冯巩眼中的南京》、《邓在军传奇》《可以披露的聂卫平尘封往事》《<中华之剑>摄制始末》《近观刘洪》《大国良医》《向往百年》等书作、报告文学。开辟过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梁平爆料》,迄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
先后获得江苏省、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当选南京报业集团“感动人物”“十大读者喜爱的记者”。获得60余项国家、省、市各类新闻奖。其新闻、文学作品除刊发所供职媒体外,还发表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家庭》《知音》和香港《文汇报》等数百家媒体。目前系央广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主流网媒特约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