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湖北红安报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4月10曰,红安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广场前铿然的集体宣誓声震撼响起,来自武穴市四望镇三田村的26名党员干部擎起右拳,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据了解,武穴市四望镇出现一个新村名“三田村”,也许有人意想不到,该村是由田南仲、田下垸“两兄弟”组合为一个村,组合后大约1600人。此次“学党史、悟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是该村党支部团结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的一个生动场景。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这条街全长400米,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在革命战争年代,七里坪是“黄麻起义策源地”, 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诞生地,鄂豫皖苏区早期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长胜街先后拍摄了《大别山上红旗飘》、《铁血红安》、《黄麻惊雷》等10多部影视剧目。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根据地民谣。这是一片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红安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瞧,该村党员干部满怀着对将军故里的崇高敬意走访红色热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接受思想和精神上的深刻洗礼。
春日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两旁松柏苍翠,丰碑耸立。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大家结合参观学习那段峥嵘的党史学习教育,让鄂豫皖苏区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同时,在这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红安行活动中大家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重温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阐释党史启迪,进一步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 。
李先念后来回忆童年时代的困苦生活时说:“我小时候家里总是糠菜半年粮,就着干锅菜,有时用块布蘸点油,放在锅里擦一擦再炒菜,就算改善生活了!”在纪念馆内,历史的烽烟通过一幅幅画面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大家凝视着历史烟云里的李先念和革命先辈的故事,让人久久凝思。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李先念在西路军建树的功绩和他英勇奋斗的精神,称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 参观时,回望李先念的一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百年来,走过光辉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不易。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碧血丹心铸青史,风云际会大别山。”在纪念馆薪火相传的党旗前,新的三田村党支部向党郑重宣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决不辜负全村人民的重托,为谱写三田村乡村振兴诗篇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传统,方能笃行。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的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前,他们凝思片刻,追寻红色记忆并纷纷表示:“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讲解员介绍,在红安----鄂豫皖苏区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成千上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他们和沂蒙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让黄麻起义和鄂豫皖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陈云题写的“李先念纪念馆”前,该村党员干部一致表示,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记者手记:这次武穴市四望镇三田村“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红安行活动,鼓起了迈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徐向前题写的“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前,该村党支部号召,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三田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