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增木:军营走出的艺术大家(1)
牛文祥

熟悉冯增木,已有20多年。
在部队,我做宣传工作,且有点小成就。25年前转业到济南,但难以发挥特长。有点憋屈,索性为需要宣传的单位写点小稿。
后来,我知道了是什么原因把我“挂”起来。不过,这已没有任何意义。
济南有家书画装裱店,请来了装裱大师孙孝江修复明代大画家文征明的山水画。采访中得知,他在故宫工作,曾是马王堆出土帛画的主要修复者。
经过近500年的风雨沧桑,文征明的这幅画卷已支离破碎,持有者用包袱包着一堆碎片前来洽谈修复事宜。修复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费用自然不菲。为展现修复过程及工艺,我几乎天天与他泡在一起,看他如何将“碎片”恢复成原来的样子。40多天后,这幅山水画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场的人无不点头咂舌。
震撼,孙孝江的技艺的确非同一般。我与大家一样多有夸奖。而他却说,我国还有一个著名的书画装裱大师叫刘金涛,比他的资格还老。他说刘老1934年在北京琉璃厂裱画店学徒,1958年供职于书画装裱的最高殿堂荣宝斋,曾多次装裱过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装裱成就非凡,希望你去写他。其实,孙孝江也有写头,写他的报告文学《“画医”孙孝江》,《中国书画报》连载。
也许是缘分,正是因为刘金涛名字的出现,我认识了冯增木。冯增木与刘金涛因装裱结下了忘年交。

冯增木与刘金涛合影
二
冯增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博学多才,也喜欢交友。兴许都当过兵的缘故,我们很快成为知己。从冯增木那里了解到,他走过的路是那样曲折,取得的成就又是那样可喜可贺。
1950年,冯增木出生于临沂山区,成长于泰莱平原。受家庭教育和岱岳文化影响,天资聪慧的他自幼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河水从哪里来、又流到何处去?”,“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他经常提出一些大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当看到天上的飞机时,心想开飞机的人多么了不起,长大后他想当飞行员;当读到一些优秀诗歌、散文时,认为写文章是何等神圣,他将来要当作家;当看到一些绘画印刷品时,觉着画画的人是如此伟大,长大后还想当画家。这些美丽的梦幻从小就萦绕在冯增木的心头。

冯增木寄情于山水间
冯增木理想多多,但与他有缘且追求最为执着的还是书画艺术。摩崖石刻使他流连忘返,庙堂壁画令他心旷神怡。然而,贫困的农村无人擅画,求人无门,他便将积攒下来的一分分零花钱买成连环画反复阅读,揣摩其中奥妙。他以大地为纸,树枝为笔,多年“笔”耕不辍。一次,他听说30里外的临县有画伟人台像,放学后便步行前去观看,晚上10来点钟回家后在墙壁上临摹。后来,冯增木浓厚的绘画兴趣被一位美术老师发现,教他素描、木刻、雕塑,孩提时代的他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了。乡亲都说,增木将来一定有出息。
小学、中学,具有绘画特长的冯增木都是学习尖子。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