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宣希,文學愛好者,喜欢閱讀和旅游,作品發表各大媒體平台,合著《探美求真》。
宣希小说《口罩》节选
二
自從她拿了口罩後,他們的關係便破冰了,兩人見面會點點頭,微笑地打招呼,有時還會聊上幾句。
這個星期都沒看見他,她有些擔心,不知道他是不是發生了意外,獨居老人患病失救的例子太多了,作為鄰居,她應該關心的。那天,她外出時順便按了他家的門鈴,很久也沒有回應,只好離開,在電梯大堂,她看到兩個陌生男人,他們戴著帽子,還有口罩,其中一人手上拿著一個黑膠袋,看他的姿勢,里面的東西應該不輕,看到她時,他們馬上低下頭,她看不清他們的面容,但直覺告訴她,來者不善,她進電梯時曾不安地再回頭看他們,隱約聽到「208⋯⋯」,最後電梯門把她的視線關上了。
她看到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便問她們有沒有見過他,其中一個回答說,今天一大早看見他出去了,聽到這回答,她的心安穩些,畢竟現在疫情嚴重,能活動自如就表示健康,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等她從菜市場回來,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她看見他家的鐵閘門被潑上紅油漆,那讓人心顫的紅像鮮血一樣,有的已黏在木門上,有的沿著閘門流在地下,閘門上留下一道道血紅,她的家門也被濺到了,零零碎碎地散開。這些情節她只在電視上看過,現實中卻是第一次看到,她打了個冷顫,整個人哆嗦起來,不知道該馬上回家還是趕緊逃離,突然,她想起他,便不顧一切跑到他家門口不停按門鈴,她希望他一切安好,可依舊沒有反應。
她跑到大堂告知保安,然後是報警,警察來了,她把遇到兩個陌生人的事情如實告訴警察,但更多的資料,包括他是否欠債,是否與人結怨之類的事,她不知道,也在那一刻她發現,竟然沒有他的電話號碼,有幾個街坊在一邊議論紛紛,說這種情況百分百是借高利貸,還不起債被追上門了,她知道欠債累累絕對沒有好結果,他怎麼這麼傻,怎麼會讓電視劇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她沒試過清理紅油漆,也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一開始試了很多清潔劑也沒有效果,最後是五金鋪的老闆告訴她,要買天拿水才有用。她戴上手套,先把自己家門小范圍的油漆清理,然後理所當然地也把他家的鐵閘門,還有地下都清潔了一遍,雖然她已經用盡了吃奶的力氣,但依舊留下清晰可見的紅印,她很累但更多的是擔心,他究竟在哪?他安全嗎?
她一直沒有忘記,他第一次按她家的門鈴,當時她在「貓眼」看到是他,有點意外,因為大家一直沒什麼交流,怎麼會無端端地按門鈴呢!她想過不開門,可轉念又想,萬一他需要幫忙呢,萬萬沒想到開門後,他送給她一包口罩,有五十個,在那個有錢也買不到口罩的二月,這簡直是比黃金更珍貴呀,拿著口罩,她激動得連謝謝也說不出來,這份恩情一直藏在她的心裡。
那一晚,她的心一直忐忑不安,常常在「貓眼」偷窺外面的情況,但每次沒有任何狀況都讓她很失望,後來她索性把木門半開,這樣,如果他回來,只要拿出鑰匙她就能聽到,她一定馬上跑出來見他,她不會問發生什麼事,只會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如果他需要借錢,她會把自己僅有的五萬塊借給他,如果需要更多,她會幫他去借,只要他平安就好。
第二天早上,她迷迷糊糊聽到開門聲,「他回來了。」她馬上跑出去,連睡衣也沒有換,很明顯他在審視一切狀況,他的眼睛一直穿梭在仍有紅印的鐵閘和地下,他皺起眉頭,似乎要還原真相。看到她後,他笑著跟她說「早上好。」「你回來了?」她有好多話想說,沒想到順口只有這四個字,「搞成這樣,真不好意思。」他抱歉地說,「需要幫忙嗎?」她終於鼓起勇氣問,聽到這句話,他愣了一下,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好像在消化她的問題,突然他用手指指家門,又指指她,「你以為我被追債?不關我事啦,是我外甥借了我的地址,然後有些商業糾紛,不過是誤會,已經解決了,沒事了⋯⋯」他還在繼續說,但她聽到不關他的事時,心頭大石一下子卸下,後面的已經聽不進去了,只是禮貌地點頭回應。
最後他滿懷感激地說「明天要好好謝謝清潔工人,連鐵閘也幫我清潔了。」她摸著酸痛了一晚的肩膀,輕輕地關上家門。
【今音评论】
宣希小说《口罩》以仁坚守获幸福(二)
这时候,这篇小说又同时具有了反省价值。比如反省小说中的人物之一的仁姐,在对待婚姻一事上所作出的牺牲与让步。至于其中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小说在进行介绍的时候,同时也为小说本身的新颖而在作交代,比如向读者交代这篇小说的用意,是正确认识社会和善待女性的要旨和功用。要旨是指男女平等这一块在意识上的厚此非薄。而用意是在个指的情况下,在一般社会经验不能起着指导作用的时候,就要充分认识个指女人的长项与魅力所在。那么,在小说当中,把这样意识,通过对洪先生这个人物的描写,由此得到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仁姐和洪先生两个人终于结合到了一块。
这时候,不得不对传统的某些小说像写到这样的环节时,往往会采取极端处理的手法来予以结构和完成对整部小说的的处理。如果从信息对称的角度去看,要求作者则不断更新自身拥有的知识,并且会主动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小说人物在小说中处于各个阶段的作用。比如仁姐这个人物的看见洪先生的主动心动,这是小说真正的功能之一的人性处理法。当然也有许多小说,只要一描写女性就容易运用清高、骄傲或者不可一世的手法,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小说创作,能否认识传统误区和意识到像这样的弊端,其实在创作之前作规划设计情节的时候,应该有所感悟得到。这样能少走很多弯路。
小说《口罩》在语言的处理上,主要是以清晰与简练为主的短语结构比较多。在这些方面,也让读者看到了香港作家在创作小说过程中继续保持着自身独有的儒相意识,比如小说中以柔克刚和以情制刚的细节,恰恰说明了小说人物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层次与意识的质量。比如小说中写到洪先生的家门被泼红漆之后的一些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仁姐在面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时候的态度,其中有个透视作用,就是小说从一定层面上折射出了香港地域文化的本土性,是指知识女性在处理刚性事件过程中的柔软态度。
比如,不埋怨,主动配合擦门上残漆,同时还没有恶语相加的描绘,有它的真实性和可借鉴性,也是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优势之一。在认识埋于小说中通常一般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从细微深处去探寻其中的道理,从小说的意义角度可以给现实生活带来一些乐趣,这些乐趣首先由小说来进行散发,那么在读者和作品的互动方面来看,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地域文化如何在小说当中得到充分应用与实践。
既然仁姐和洪先生都是属于知性人,但小说也通过洪先生之女来交代一段要将某校校长的女人介绍给其父,却遭到了其父的反对。这是小说在进行事态中又反映出来的一个话题。同样都是有知识和有文化之人,可是洪先生拒绝这样的搭配,也是出于主动而为之,像这样的意识和仁姐的为自己活一次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这只是指小说的表面层次而言,实际上在小说的深层次去认识,可以发现仁姐和洪先生从结识到结交,乃至最后走到一起,既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这似乎看起来是小说对人物的有意刻画,但实际上,从小说发展的九个章节的轨迹而言,其实是两个人的缘分能够走到一起的必然结果。尽管在现实中不可模仿和复制,但还是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尖锐矛盾形成了冲击。
比如小说能够还原仁姐和洪先生的一段婚姻奇恋的出处,在先前介绍仁姐出于主动的一方而言,其实还有洪先生的默契与配合。从传统的角度讲是心心相映,其实从小说结构所要达到目的的角度去认识,其实这是一部以浪漫主义色彩为主的反映现代婚姻和爱情的作品。比如,对其中的小说的道具运用、人物对话、场景描绘等,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话题或者是课题,并且还能够单独成文交流,这就涉及到了小说空间之说。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