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宣希,文學愛好者,喜欢閱讀和旅游,作品發表各大媒體平台,合著《探美求真》。
《口罩》节选
文/宣希(香港)
一
他本來住在港島,自從太太五年前去世,他也退休了,於是就把舊公屋退給房署,換了一個小單位,然後就搬到天水圍的單人公屋居住,他住208室,她就在他家對面210室。他們是鄰居,一個星期最少碰見一兩次,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打過招呼,所以他不太確定他們的關係究竟算不算認識?
每天下午,她的家裡就會傳出美妙的手風琴音,偶爾還聽到她的歌聲,每到這時候,他就會打開家門,泡一壺鐵觀音,吃點蛋糕自我陶醉一下。
有很多次,他們一起開門離家,她看見他就馬上躲回屋裡讓他先走,開始他覺得很奇怪,於是放慢腳步邊走邊回頭偷看,才發現她開門後,先把輪椅拿出家門,然後再扶著一個頭髮幾乎掉光了的男人坐上去,扣上安全帶她才小心鎖門,最後才慢慢推向電梯大堂,原來是走廊太小,所以每次都是她讓路,他明白了,之後再遇到同樣情況,他們之間彷彿就有了默契,她還是躲回家,而他就像逃跑似的,趕緊離開。
有一次,他看見她在花園裡,一個人蹲在地上,把手機對著一朵含苞欲放的茶花,不斷地調來調去拍照,最後站起來慢慢欣賞,似乎她很滿意照片,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雖然眼角的皺紋很顯眼,還有一頭無論從什麼角度也掩飾不了的白髮,但那笑容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花兒開心旁觀者也很愉悅。那一刻,他想起同樣愛花的妻子,也曾有這麼歡欣的時刻。突然,她們的目光相遇了,她馬上收起笑容,一臉尷尬,那表情就像偷懶的傭人被僱主捉了個正著一樣,立刻匆匆離開。
那天凌晨,他被刺耳的救護車聲吵醒,然後門外就是急忙的腳步聲,開門聲,說話聲,好像也有哽咽聲,大概擾攘了十來分鐘,一切又隨著救護車聲遠去而恢復平靜。
後來他去了旅行,等他結束郵輪之旅回來,新型冠狀病毒已在港肆虐傳播,人們開始搶購日常生活用品,從衛生紙,罐頭,消毒酒精到口罩,全部都嚴重缺貨,他還算好,兒女們都幫他安排妥當,但他的心裡卻惦記她,因為這段時間他再沒有聽到琴聲和歌聲,不知道她是否安好?
很多次,他看著她的家門就想按門鈴,想問問她是否需要幫忙。但每次都打退堂鼓,覺得這樣太唐突了,一直在猶豫是否能有一個萬全之策,直到那天女兒拿來幾盒口罩,並告訴他「以前的人戴口罩去搶錢,現在帶錢去搶口罩,」他馬上腦洞大開……
今天,他終於鼓起勇氣按下門鈴,隔著大門他聽到腳步聲,然後門上的「貓眼」有個陰影晃了一下,腳步聲又遠去了,屋裡恢復了安靜,看來她根本就不想開門,他無奈地轉身回家……
突然身後傳來開門聲,他趕忙又轉過身來,終於看見一張他熟悉的臉,比以前清瘦了,更顯得楚楚可憐,他向她露出一個善意的微笑,並把手中的口罩遞給她……
【今音评论】
宣希小说《口罩》以仁坚守获幸福(一)
小说《口罩》里的女主人公仁姐在疫情期间和对门的洪先生,由洪主动为其递送《口罩》而逐渐生情的故事,最终取得一个良好的结局。就人物关系而言,如果没有仁姐的坎坷经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甚至她和洪先生的这段黄昏恋处于夭折。这其中,小说所描写的仁姐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小说像弘扬这样一个主题的意图,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是指能够着眼于宏观,在实践老有所尊和老有所爱这个方面,用小说作出了积极与向上的主动,从某点讲,也是为社会的保障制度在想法设法。
这时候,小说《口罩》就填补了这样一个社会需求的缺口,比如,在社会老年化趋势呈强的情况下,孤独老人如何能够得到关爱和自觉组合的意识,所具有的共性话题和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这时候,小说《口罩》就起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作用。从小说中所反映出来这些个指,并不能作为一个经验来进行推广,但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像这样的故事结构,还是有它自身的新意。而且,像对这样的新意认识,并不能完全离开小说人物仁姐和洪先生所处的环境来进行认识。
首先从仁姐这一方来看,由于自身的善良也遇到了命运对其的反制作用。在这个时候,有的作者在结构时非常容易袭用习惯思路来策划和左右人物仁姐的主观能动。然而,作者在处理洪先生的女儿寻仁姐编谎言意逼仁姐离开其父时,小说则显出了自身所拥有的结构魅力,而这个魅力先是由仁姐的淡定所破解。这是一个对小说僵局的处理手法,表现在仁姐身上,是一个懂得坚守的理念在支撑着她善辨于己不利的形势,这也是在破局。小说在围绕仁姐如何破洪先生之女这个局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绝大多数作者所操作与设计的听信套路去对仁姐作公式化处理。
无论是从对话的方式上,还是在对全篇的结构上,都将节奏趋于放慢和趋缓。小说能够折射出这样的道理,是为了要把仁姐这个人物放在所谓的一波三折面前去接受检验和考验,如,检验仁姐对爱情认识的态度,考验仁姐的心智。然而,小说在处理仁姐的心智这一个环节上,则是设计了“口罩”、“门遇泼红漆”、“洪女设套”等来体现仁姐的定力质量。
小说在共计九个章节的结构上,以第六章节为仁姐和洪先生共同争取爱的一个关口,是在于洪先生进到了仁姐的房门里面。这是一个区别,而且小说用这样的区别来予以划分小说九个章节的两个层次。比如第一章至第五个章节,都属于情感酝酿阶段。其中,尤其以仁姐为主,因为,在情感关系的处理上,一直是由仁姐对这场爱情的确认,从试探、猜想、关怀等各个环节,小说多用的是细节铺垫与展开,并且将仁姐这个人物,能够按照女性固有的柔性这个社会共性特征,在细节上展开。这其中有两个用意。
第一个还女人以真相,比如女人的柔软度、情感的细腻度、对待终身大事的严肃性等,小说则是采用了倾向女性的一方来加以渲染和突出的做发,就是要向社会还一个女人的本来面目。这时候,能够思考的就是何为女性的本来面目。从仁姐身上所含有的共性特征就是善良、忍让、大义和包容等各要素。这些都是需要在阅读当中能够看的出来,并且能看得清楚。知性的女人往往会支撑起一个男人真正的雄起,主要是指精神层面上的能够长扬以个性意志为主的情绪宣泄。
这是小说立足于社会稳定发展战略层面上所拥有的这么一个意识。在社会生活与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为认识社会、认识女性、认识社会矛盾的正确处理与态度取决上,这篇小说能够提供的也包括这些经验的存在,和在矛盾处理上的步骤。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香江资讯网2020年度人物评选,荣获国际文艺界文艺传播使者、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卓越终身成就奖、繁荣世界诗歌奖、2020年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家之一。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