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都开了,你还没想开?
文/吴蕾 诵 /文嘉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节前后,梨花开得正盛。梨花这种花,在春天众多的花中很是低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说的是雪,但足以说明梨花像雪一样素雅而不娇媚。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东坡专门为东栏梨花写过一首诗。梨花盛开本是美不胜收的春日图画,可是命运多起伏的苏轼,此时却对着东栏一树如雪的 梨花,惆怅不已,人生啊,能看得多少明白呢?他感慨的,也许是时光,也许是自身的际遇,也许是不定的未来。而梨花沉默,答案自在风中。

苏东坡有东栏,石家庄有个看梨花非常有名的地方,就是东边的赵县。赵县雪花梨挺有名的,秋天有雪花梨,春天必有梨花。
大学期间班级组织同学们去看梨花。从大巴车下来,看到的却有点失望。一片白而已,和如烟似雾扯不上什么关系。一排一排的低矮的梨树,下面就是泥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美感。
年轻人还不懂静下来欣赏自然之美,去看一朵梨花,不如去爬树。那些低矮的梨树,成了凹造型的主要工具,女生坐在枝杈上,男生爬上更高的枝杈,青春的荷尔蒙弥漫了整个梨园。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荒唐?那时候的眼光清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梨花是梨花,想不到清明,想不到惆怅。
后来再去看梨花,在梨树下仰起头,看一朵朵小花尽情绽放。生命如此柔美又如此脆弱,当秋天捧起雪花梨的时候,是否还会想到这朵花香?
生命是永恒的,不是花就是果。
京剧戏歌《梨花颂》唱的太好听了。“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热爱艺术的人,哪怕是君王,也是痴人。但政治不相信真情与眼泪。一世君王能够千金搏美人一笑,却不能拱手让河山。马嵬坡前,玄宗回马杨妃死,空留遗恨付山月。
唐玄宗到死都没有想开,君王看似有着无上的权力,但也只是国家的符号而已,他不能走情感,也不配有爱人。
所以,普通人就普普通通过一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生活中的一切兴衰荣辱都是命中注定,也是命运使然。

到了赵县,如果看梨花还不能让你想开,那么你就去趟柏林禅寺。
这里不用烧香,也不用拜佛,就是听听晨钟暮鼓,就感觉万般皆可放下。一身轻松。
石家庄恐怕没有人没去过柏林禅寺,生意人来问财运,学子来求前程,夫妻来求子嗣据说还特别灵。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实实在在的,是实用主义的。
我也双手合十站到过那尊巨大的菩萨像前,暗暗想该许个什么愿,但与菩萨的目光对视,却又心虚下来。
人生际遇浮浮沉沉,求菩萨让我事事顺利,我觉得菩萨也做不到;求菩萨让我不劳而获,我觉得菩萨也不答应。天助自助者。
你看看那菩萨像多么端庄庄严,自己在来的路上拨的那些庸俗的小算盘,早就烟消云散。自己在菩萨面前,姿态变得很低很低,最后就只求了菩萨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虽然我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也爱柏林禅寺。这个地方自有一派气象与风骨。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红瓦黄幡,一丛竹子,几棵老树,偶尔看到仙风道骨的僧人,让你莫名的有一种安全感。只有皈依自己的心灵,才是真的皈依。
更难能可贵的是,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柏林禅寺,至今不要门票。只要心存善念,佛祖的大门就向你敞开,不会让区区的门票成为你和佛祖之间的媒介与障碍。

无论外界乾坤如何转换,柏林禅寺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尊严。前些年旅游风气不好,不法商贩和黑导游聚集在柏林禅寺门口招揽生意,给佛门清净地带来欺骗与铜臭。柏林禅寺愤然关门不接客,直到相关部门整顿恢复正常旅游秩序后,才又重新开门。
沧海横流,宇宙无疆。人们无论有过什么经历、从事什么工作,最后都要解决自己的信仰问题,找到心的宁静,找到自己与世界、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的相处之道。
就像梨花,在万紫千红中独独选择了白,让天地为之一振。
主播简介:文嘉,朗诵爱好者,朗诵作品席慕容的《点着灯的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曾经的羊倌儿,军官,税官。朗诵定位:传承优秀文化,激发向上力量,赞颂幸福生活,芬芳美丽世界。在《乡读》《清风诗歌网》等多家公众平台发布朗诵作品数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