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峻山

我的故乡很美,是豫北平川,铁棍山药的主产区,还是太极拳的发原地。她北望太行山,南临黄河水,东连司马故里,西结韩愈之乡。又有古往今来乡村里演义着很多风土人情的有趣传说。像韩愈、司马懿都是历史名人,放下历史悠久的名人不说,讲讲我们峻山村名的前后变更中的经历故事吧!

现在的峻山村,古称双龙村。双龙有着历史深意。老人们传说因宋朝皇帝赵匡胤幼年被父亲用箩筐挑着他弟兄二人,沿街乞讨路过,在我村里停留歇过脚,后为赵匡胤当上皇帝就把村名改成双龙村以作记念。到了清朝年间,因连年干旱庄家颗粒不收,乡民们苦不堪言,村里站出一位年轻气盛的人,组织所有轻壮年登上太行寻找水源开渠引流两条河。为让后人牢记河的来意!从此把村名又改为双流村。在我记事时候还真亲眼目睹过,在我村西半里地并列两条河,而且两座桥也是相并而立,现在在老年人中还留传着当年一句话“五里三关庙,一步两孔桥”!意思就是说在河的一线,五里之间修过三个关公庙,两座桥并列很近,一步就能横跨两座桥。

到了一九四六年,中国革命面临国民党重兵围剿,那些地方反动武装,与一些土匪恶霸,相互勾结,盘居在我村周边欺压揉隶百姓。党组织派遣一位轻年干部叫张峻山,任我们区区长,身挑两个竹框装扮成一个卖小鸡的,独身游走周边一带,侦察摸底敌人活动情况,第一次到我们村里就碰到了刺头,一位混混抱走了他的小鸡不给钱还打了人!从此他就住进村里,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人们想往能吃上饱饭,求生的欲望就像一把干柴,张峻山很快就和穷苦人打成一片,把希望的烈火点燃。动员年轻人参加民兵,组织一支自己队伍,斗地主打恶霸,拿起刀枪和敌人展开了游击战。虽然有了队伍,武装成员远少于敌人,枪支弹药靠从敌人手里夺,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下,为了保护有生力量,只能回旋于太行山。在敌人认为革命队伍不敢回村的时候,更加疯狂祸害百姓,杀害地下干部。张峻山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经常利用夜间,奔跑几十里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打他一个冷不防,扩大战果安抚民心,在他生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活着是双流人,死了是双流鬼,打回老家去,解救父母亲!”在他的言行影响下,队伍不断壮大,敌人更加惧怕。用重金收买人心,做他们眼线,掌握游击队的去向和活动地点。在一次张峻山带领队伍刚进我村,就被还乡团给包围了,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峻山指挥队伍且战且退,就在刚撤出村子就被敌人紧紧咬住了,张峻山被敌方猛烈的火力压制在一个井台边,在他利用井台掩护想撤离时,身还没有直起就被敌人的子弹穿过皮带打进肚里,在战友的掩护下,他咬着牙把流出来肠子塞进肚子里,摁住伤口艰难的撤退到离我村二里地一个小村,战友们摘掉地主家一扇门板,强把他按倒在门板上抬着继续北撤,中途张峻山心疼战友,叫停住让他下来自己走,战友知道他的伤很重,没有停步,他就执意的跳了下来,没有站稳摔倒在地,肠子再次从伤口流出,当时什么医药器械都没有,只能重新把肠子塞进肚子里,抬着继续行军,当走到离我村十几里地贾村时这个只有二十九岁的区长就闭上了双眼永别了战友!临断气还嘱咐战友们,他死后一定把他埋在双流村。解放后经村干部和乡亲一致申请,把张峻山烈士从贾村迁移我村,为他修坟建塔。

张峻山同志出生于河北邯郸,一九四四年参加了八路军。根据革命形势需要被调到地方开展土地革命,不久来到我家乡任命区长,为我家乡的解放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他是温县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双流村的骄傲!家乡父老为了永久记念英雄,把村名改成了峻山村。把学校也改成了峻山学校。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这段血泪村史,懂得和平盛世来之不易,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各方面给于了大力支持。每年清明节村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为烈士招开追悼会。周边十里八乡的学校也都集体来到烈士塔前为他扫墓献花圈,聆听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他编歌谱曲,传颂他的英雄事迹。

七绝•家乡的烈士塔前•平水韵
文•乘风破浪
遥乡千里望英塔,傲立农庄束束花。
忆烈青春留故地,一腔热血染红沙。

作者简介:网名:乘风破浪,姓名:尚忠南。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一九五四年出生,退伍军人,中共党员!酷爱文艺,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散文写作,曾写诗千余首,发表各大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