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9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齐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6][7][8]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读《自以为尧舜的齐桓公,为何在霸业达到巅峰后却立刻坠落?》有感
人至巅峰莫要妄自尊大,触犯众怒可能难以自拔。
以为当上霸主就可乱来,那就是不明智毁了自家。
心欲封禅又想僭越铸钟,因遭人反对不得已放下。
后终因管仲叔牙之规劝,攲器置座自警名动华夏。1
注:1.所谓攲器,就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齐桓公把攲器放在座右,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自满就会翻跟头。所谓“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这句话永远都不会错。这便是座右铭的由来。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