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叔的婚事(小小说)
文/ 耿 庆 祥

三叔的婚事十分离奇,一波三折,曾轰动十里八乡。

三叔大名志恒,因排行老三,我习惯唤他三叔。三叔的对象叫凤珠,独生子女。两人同村,自由恋爱,摆了定亲宴席,只待春节前成婚。不久部队来村里招兵,三叔决定应征入伍,锤练自己。凤珠满口赞许,约定推迟婚期。

三叔服役一年后,凤珠想念心切,决定去部队探亲。80年代电话手机还没有出世,三叔接到凤珠要来部队的电报,高兴的一夜未眠。按约定时间去接站,不料扑了个空,找遍车站不见爱妻踪影。电报打回家里,双方父母确认,凤珠千真万确去部队了。

第二天又围绕火车站寻找,仍无凤珠半点踪影。三叔和家里的人心急如焚,除了报警之外,又分别登报纸,贴寻人启事,连部队都惊动了。翻江倒海十几天,结果令人绝望之极。精俏伶利一个人,怎么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人间蒸发了呢?
看来凶多吉少。凤珠父母心急如焚,一夜白头。失去独生女儿,意味着年老之后将无依无靠!

三叔在百般煎熬中完成法定兵役。复原回家后,一头扎进岳父家,热泪盈眶地说,凤珠不在,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此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家里地里,操心劳力。一次岳父患腰间盘突出,生活不能自理,三叔干脆搬到岳父家住,亲儿子一样日夜照料。自家的事情托咐给两个弟弟。
街坊邻居看到眼里,人前背后无不夸赞。有的姑娘心生爱慕,暗送秋波,可惜三叔坚守初心,不为所动。

三叔的年龄越来越大,仍然光棍一条。双方父母沉不住气了,几次三番牵线搭桥,相亲的姑娘来了不少,三叔却闭门不见。他说心里只有凤珠一个人,她肯定还活在世上,不定哪一天就回来的。面对这样的痴情男人,亲人们叹声叹气,旁人冷嘲热讽。

时间是疗伤止痛的良药。正当岳父母渐渐从失独之疼中挣扎出来的时候,失踪八年之久的女儿凤珠,这一天突然降临在父母面前,三叔的预言果真变成了現实。这如梦似幻的一幕,着实把凤珠的父母惊呆了,确认不是梦境之后,母女父女紧紧相拥,痛哭的声音撕心裂肺,滿院的乡亲也跟着泪如雨下。

当凤珠得知爱人三叔一直等她未娶,并且住进她家像儿子一样侍俸双亲时,她抱住三叔号啕大哭,谁也劝不住。在场的男女老幼都跟着擦眼抹泪。
凤珠失踪这八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待情绪平复之后,凤珠从头到尾讲述了那段不幸的遭遇。

那年去部队探亲,下火车后,在距离军营不远的地方遇到一个老太婆,老太婆说买了一袋东西,实在揹不动了,家就在前边,求凤珠帮忙揹进家里,还承诺给100块钱。凤珠说钱不要,帮忙可以。当她将袋子揹进一家院里时,不料老太婆反锁街门,说啥也不放她走了。还有两个男人劝她留下。凤珠大惊失色,意识到上当了,被人家绑架了。

老太婆强求凤珠跟她的二儿子照青成亲。原来照青为救一个女孩右腿被汽车轧伤,变成瘸子,赶上家里贫穷,实在娶不到媳妇。老太婆急眼了,心魔驱使,竟然导演了一幕“抢亲”的荒唐悲剧。凤珠誓死不从,决心逃脱魔爪。怎奈人家严防死守,四邻八舍望风监督,凤珠如坠天罗地网插翅难逃。凭心而论,在这里凤珠除去人身自由被剝夺之外,其他方面还好。照青对她百般疼爱,一家人倾其所有,保障她一人吃好穿好。尽管如此,怎能抵消女儿对父母的想念,妻子对丈夫的眷恋?凤珠在万般无奈中熬过八年时光,当年如花似玉的亭亭少女,如今变成两个儿子的半老徐娘。

一块石头怀中抱久也会变暖。天长日久,凤珠渐渐地螎入这个家庭,特别是照青的疼爱,孩子的亲情,将她胸中的坚冰悄悄地融化。同时她的隐忍善良也逐步取得全家人的信任,因此当她提出回娘家探亲时,居然没有遭到拒绝,前提条件是不许带孩子,一个月内返回。
听凤珠讲完,家人个个怒气冲天,齐声吼道,告那老太婆!砸她监狱里!凤珠长叹一声说,老太婆己经瘫痪在床,其他人没有咱想像的那么坏。生米己做成熟饭,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悲欢离合,日月交替,转眼凤珠到了归期。父母恋恋不舍,劝女儿不要回去,马上同三叔完婚,永远留在身边。凤珠心如乱麻,百般纠结,既牵挂远在千里的儿子和照青,又不忍舍下面前的父母和三叔。考虑再三,决定倾听三叔的意见,只要他不嫌弃己婚的女人,她就横下心不走了。关键时刻三叔这样表态,他说,你那个丈夫为救别人伤了自己,也是个好人,如今有了两个孩子,他更需要你,你就放心回吧,这个家里有我呢!

凤珠一下子抱住三叔,忍不住号啕大哭,她说,我欠你太多了,这辈子做不了夫妻,来世我一定陪你。有合适的你再找个吧,不然我这辈子死不瞑目哇!

凤珠终于走了。那天晴空万里突然下起大雨,公交车玻璃上密密的雨絲挡住了凤珠的视线,那流不完扯不断的雨絲,哪有凤珠的泪水多啊!
有言道,福往者福来,此话果然不虚。半年后凤珠又回来了,不过这次回来的不是她一人,身边带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原来凤珠回去后把三叔的事情告诉了全家,也感动了全家。丈夫照青的一个姪女决定嫁给三叔,她说,这个薄情的世界,哪里去找这样重情重义的好男人?全家人顺水推舟,成就了这桩好事。

这回三叔没有拒绝,脸上掩饰不住滿意的笑容。这姑娘比凤珠小五岁,聪明善良,三叔从她身上看到凤珠的影子。

不久三叔的婚礼在两家人的共同操持下隆重举行,凤珠自荐做了伴娘。婚礼虽比不上如今的新颖奢华,但场面十分热烈,全村男女老幼齐出动,敲锣打鼓扭秧歌,真真的热闹喧天!


作者简介:耿庆祥,石家庄赵县人,退休职员,本县作协会员。业务时间爱好读书写作,散文、小说散见于报纸杂志和文学网络,偶有作品获奖或选编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