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淌欢乐的小河
文/杨山坡
我的家乡在川东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一条小河。说是小河,其实是稻田旁边一条长长的流水沟,叫它小河实在是有点儿名不符实,可是不管大人小孩都叫它河。比如小河对岸有人居住的地方,我们习惯性地叫做“河那边”。
这条小河没有长江的磅礴气势,没有黄河的英雄气概,显得十分卑微,连名字都没有,是无名小河。小河宽的地方只有3米左右,窄的地方只有1米上下。最窄处,我们这些小伙伴可以轻松自如地跳过去跳过来。小河边没有高大的树木,没有名贵的花草,只有丛生的野草,还有一丛一丛的刺枸树(一种不知道植物学上叫什么名的树)。刺枸树是灌木,成伞状,高约50厘米,浑身长满刺,人畜都不敢触碰,简直是植物王国中的“丑八怪”。
可是,就是这样一条小河,一年四季河水汩汩流淌,流淌着童年的故事,流淌着童年的欢乐。

当春回大地的时候,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的李树、杏树、桃树都争先恐后地开满了花。洁白的李花像堆积的白雪,粉红的杏花像天边的彩霞,红色的桃花像燃烧的火焰。这时的小河边也是非常美丽的。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嫩嫩的,绿绿的,密密的,茸茸的,像绿色的地毯铺在河边。刺枸树的枝桠抽出新芽,呈嫩绿鹅黄的颜色,好像换上了新衣服,显得神气十足。各种颜色的野花散落在草丛里,点缀在绿色的地毯上,煞是好看。
春雨用它的温情亲吻野草,亲吻刺枸树,亲吻野花。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小草上的水珠闪闪发亮,整个小河边像洒满了珍珠,光彩夺目。这时,有一只白蝴蝶飞舞着,费力了就停在小草上,翅膀时而合拢,时而张开,然后又翩翩起舞。蝴蝶不断增多,像白色的精灵在漫舞,整个小河边仿佛成了蝴蝶的世界。天空不时有黄鹂飞过,留下一串串动听的歌声。
我是一个放牛娃,早上和下午骑着牛,邀约小伙伴,来到小河边,让牛自由啃食野草,我们就在河边嬉戏玩耍。有一天下午,我们来到小河边放牛的时候,一只蝴蝶停在野草上,我蹑手蹑脚靠上去,伸手去捉,手还没挨着,蝴蝶就飞走了。蝴蝶飞得不高,我跟着蝴蝶跑,两只手在空中乱抓,可就是抓不到。有个最小的伙伴捉蝴蝶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我们赶忙把他拉起来,他的鞋子和裤腿都打湿了。他哭丧着脸,我们却快乐地笑起来,笑声在小河里荡漾,在小河边飞扬。

夏天的景致就完全不同了。小河两岸的稻田里是绿油油的秧苗,快乐的小河蜿蜒在万绿丛中。几场大雨一下,小河里涨满了水,河水哗哗地流淌,流淌出优美动听的旋律。河边的野草在流水里招摇,好像在轻歌曼舞。最好玩儿的是背着父母下河洗澡,游泳。开始我不会游泳,就在水浅的地方把头埋在水里,学憋气,学潜泳,然后手脚并用,在水里扑腾。久而久之,我学会了游泳。最潇洒的是,我站在水深的岸边,双手并举,屏住呼吸,紧闭双眼,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钻入水里,潜游几米,然后钻出水面,抹去脸上的水,睁开眼睛,看见阳光照在水面上,像金子在跳动。
晴的时间久了,河水枯竭,这正是摸鱼的好时机。太阳当空照,气温很高,热得人受不了。古老的石拱桥下面河水比较深,石缝很多,鱼躲在里面乘凉。一天中午我们来到这里摸鱼。我趴在水里,一只手挡住石缝口,另一只手伸进石缝里,真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鲫鱼居多,还有白鲹。鲫鱼的生命力很顽强,白鲹的生命力很脆弱。我把鱼用草串起来,提回家,放到脸盆里,鲫鱼活蹦乱跳,白鲹却一动不动。父母看到脸盆里的鱼,不但没表扬我,还把我臭骂一顿,说下河危险。可是骂归骂,那胜利的喜悦是骂不掉的。

到了秋天,太阳的淫威还没有减退,火辣辣的太阳似乎把小河快要烤焦了。到了半下午,太阳的火辣稍微收敛了些。我和小伙伴把牛牵到河边,让牛在水深的地方洗澡,享受清凉,消除酷热。我们就去摘刺枸树的果子吃。
我们把刺枸树的果子叫“刺枸儿”。刺枸树上挂满了刺枸儿,大的有1元硬币大小,小的有5角硬币大小。刺枸儿如果呈金黄的颜色,说明已经成熟了,吃起来又酸又甜;要是呈深青色,说明还没有成熟,吃起来又酸又涩。摘刺枸儿要特别小心,因为刺枸树和刺枸儿都长满了刺,稍不留神手就被刺伤,钻心地疼。把刺枸儿摘下来,抹去尖利的刺,然后分成两半,掏去里面的籽,还要揭去里面的黄里带白的一层硬皮,这样就可以吃了。吃起来酸甜可口,回味无穷。我们天天都摘刺枸儿吃,享受刺枸儿的甜蜜味道,享受小河的快乐滋味。
冬天的小河是一番萧瑟的景象。寒风凛冽,野草枯黄。刺枸树的叶子掉光了,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时学会的飘着乡土气息、似乎能驱散寒意的儿歌还记忆犹新。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住宿),
我不歇,我在桥脚歇,
螃蟹把我耳朵夹个大缺缺。
回去爹也诀(骂),
妈也诀,
背时鬼儿该挨诀。
每当唱起这首儿歌,童年的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于是鼓起勇气下河去捉螃蟹。
螃蟹怕冷,往往藏在石洞里。我把鞋子脱掉,挽起裤腿,蹚着冰冷刺骨的河水,把石头搬开,一窝有好几只呢,有大的,有小的。捉螃蟹手要避开两只大钳子,如果被夹住,那是很痛的。尽管脚被冻得通红,尽管手有被钳子夹住的危险,但是有了收获,自然也是快乐的。我把两只大钳子掰下来,螃蟹放到河里,然后把钳子拿回家,浸上盐,用叶子包好,放到火里烧。烧熟后,我和弟弟一起分享。那肉白白的,嫩嫩的,细细的,软软的,吃起来有盐有味,别说有多高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可是小河留给我童年的欢乐在记忆的长河里汩汩流淌着,一直流进睡梦里,一直流进心灵里。

【作者简介】
杨山坡 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一个个心灵故事。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用手指敲击手机屏幕,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
【热评精选】
家乡的小河
文/朱寿江
即兴一首小诗且作杨山坡老师《家乡的小河》一文的点评。
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
穿过稻田,奔向远方
不知多少岁了,还没老,
那根脉络里,淌着故乡的血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与河流为伍
扎猛子,采莲藕,捕鱼虾
脸上荡漾着天真的阳光
落在水边的老屋,斑驳陆离
曾经的炊烟,稀少到无力穿云
村姑的捣衣声,碰撞着波浪
也捶疼了心中的念情
那些随波逐流,奔波一生的泥沙
日益跋涉在日月轮回的路上
那些被冲击至岸边的瓦片,树桩
再也捡不回我的童年
奔腾不息的小河
用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乡民
川东的现代化
也挑不走小河的春与秋
流水,擦洗身上的淤垢
小河,为了一个信仰
总是把自己伏得很低
欣赏杨老师的美文,一条家乡的小河引出作者的满腹文章。小河虽小,没有名气,没有大江大河的恢弘气势,但满载着儿时的记忆和童年的欢笑,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时光如何轮回,它始终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始终花草丛生,不尽芬芳,始终不忘初心,欢笑依然!杨老师把小河的春夏秋冬,阴晴圆缺,全面着彩,详细道来,春有春的温暖,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凉爽,冬有冬的冷俊。可见杨老师对家乡的眷念始终不渝,对儿时的点滴记忆犹新。小河流出的是记忆,是童趣,是故事,流进的是梦乡,是甜美,是心田。杨老师文风严谨,做学问一丝不苟,文章首尾遥相呼应,层次分明,主题明朗,章法行云流水,笔端情满溪流。(点评:李花满园)
欣赏杨山坡老师散文《流淌欢乐的小河》。作者笔下的小河是一条流淌在四川贫瘠山区的稻田边的一条小河。它窄小蜿蜒,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春江秀美,连名字都没有。但它却是作者家乡的一条生命之河!家乡的农作物全凭它灌溉,家乡人民的生活用水全凭它供给,它还是作者心田里的一条永不干涸的心河,一条充满童年快乐的欢乐之河。文章中间部分以温情的笔墨,酣畅淋漓地记叙了春夏秋冬小河边的美丽风光,及小河源源不断地给乡里孩子们带给的欢乐。作者借物抒情,饱含深情的文字里折射出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文字温婉,情景交融,行文流畅,感染力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推荐共赏! (点评:吕晓蓉)
杨山坡老师的《流淌欢乐的小河》是一篇典雅优美的散文。阅读后,总是灵动着我的思绪,带给读者一种梦幻,一种陶醉,一种沉溺,一种酣畅,一种淋漓,一种难忘!
杨老师家乡那条普通的小河,“流淌着童年的故事,流淌着童年的欢乐”,四季风光旖旎。在迷人的春天里,我们甜美地看百花盛开,听流水潺潺,揽春风徐徐入怀,戏捉白蝴蝶;在火热的夏天里,小河为人们遮挡炙热阳光,为人们送来丝丝的清凉,伴着我们游泳,捉鲫鱼;在缠绵的秋天里,伴着我们静听一叶知秋,菊花盛开,伴着我们摘野果吃,静静地,仰望中秋明月,轻轻地,荡起思念缕缕;到了冬天,我们陪着小河,唱着儿歌,愉快地捉螃蟹,为它驱除千年的沧桑,与它一起度过寒冷的冬天。
作者善长写作散文,也是煽情高手,文笔优雅,妙词丽句,真情实感,引起读者共鸣。同时作者用借物抒情和大量拟人的手法,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家乡那条小河的感情;歌颂了小河是一条生命之河,是不断带给孩子们童趣的快乐之河,是作者心中永远的、最美的、难忘的河!好文高赞!(点评:陈晨)
杏花雨落时,那条无名的、不能称其为河的小河才可能称为河,但我们又确确实实地称其“小河”。作者寥寥数笔就交代了称其为河的原因。
小河穿过村庄、灌溉禾苗,一年四季哺育着我们,让我们在此生长、繁衍。承载我们的烦恼与梦想,带给我们美好与快乐!
作者用“可是”导出这样一段过度文字:“就是这样一条小河,一年四季汩汩流淌着我童年的故事和欢乐。”从而引出了全文的四个场景
一、春天的小河是美丽的,五彩斑斓,花儿竞相开放,绿绿的草、尖尖地芽儿、满眼的柳绿鹅黄,生动、明快,如新生的婴孩般,欣欣向荣。我们在河边抓蝴蝶、放牛、做游戏、顽皮——我们的笑声在河水里荡漾,小河与我们一起飞扬。
二、作者抓住“景物”这个关键词,立即转入对夏季的描写。夏季万物葳蕤,蜿蜒的小河在一片深深的绿色中飘动。招摇的水草、涨水时哗哗的歌声带给我们的都是美的感受,但最开心的还是河水给我们带来的清凉。我们在河水里嬉戏、游泳、抓鱼以及回家之后父母的责骂等等。作者细致描述的场景使读者透过字里行间看到那种压制不住的开心与满足。作者用词之准确、凝炼,非一日之功!
三、作者很精妙地使用了一个“到”字,一笔就转入对秋天的描写,春华秋实,虽说立秋了,但“秋老虎”的余威还是很难耐的,我们常常利用牛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去采摘野果,虽然在采摘野果时常常被刺伤但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和那诱人 的色彩还是特别令我们向往的。痛并快乐着……
四、冬天是简洁 的,像一幅简笔画。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一笔而过,而是给我们唱了一首很有地方特色的民谣,用民谣给自己鼓劲、打气,去冰冷的河水里捕获美食,享受美味。
杨老师的这篇文章行文流畅,主题鲜明,情景交融,描写细腻,特别是对场景的描写很值得我学习,是一篇优美的乡情散文!拜读了!(点评:何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