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山記事第六章(5)
作者:刘艳英
案子审到中间,审判长郑重宣布:休庭!“休什么厅?快判吧审判长。”孙长河急得坚持不住了,嘟嘟囔囔,为什么法院办案子这么磨蹭?痛痛快快还俺房子得了,俺要急着回家呢!他身心焦虑地熬到最后,终于盼来了审判长的一锤定音:“老房子继承权一案维持原判!” 听完宣判,孙长河差点昏过去。他发了疯似的骂:“俞峰,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翻着翅膀往外打,你个吃里扒外的畜生……”几个执法人员像提小鸡似的把他提出去,轻轻放在法院大门外。孙长河在法院大门口大骂俞峰,涕泪横流,痛不欲生!张国泰叫人把他送回家。自己去俞峰那里商量对策,“坏了,看来老人受不了,怎么办?”“叔叔莫紧张,你且回家,我随后负荆请罪去。”俞峰做了最坏的打算。孙长河失望至极!若大的北京法院和地方法院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这个半旧不新的社会呀!天下还有说理的地方没有?张国泰和妻子不管怎么劝,他就是听不进去:“为什么俞峰不出面判这个案子?俺知道,他为了升官,大义灭亲,把亲戚的“理”当“礼”送了是不是?俺告他去,让他回家当他的农民,种他的地去,这个畜生……”没等骂完,俞峰进来了:“爹,对不起,你打我吧。” 孙长河绷着脸,他真想揍人以解心头之恨。可他毕竟老了,脾气和性格收敛了很多。俞峰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只能安慰,“爹,法律不是儿戏,我回避这是规定,证词不能篡改这是法则。” 孙长河算是明白了:“原来哥哥是走了后门,套俺说关键词,怪不得法官不让俺多说话呢。认命吧,他得了老房子就富有了吗?同样,俺没了老房子照样过日子。”“对了,爹,这样想很好!孙长江得了老房子,他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会心安理得。他赢了老房子,可他输了人格,昧了良心,下半生将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听完俞峰的话,孙长河心里平顺了很多。俞峰安慰他的是在家里说的大实话。法官说的话,说了他也听不懂。一场紧张和虚惊终于恢复了风平浪静。次日,孙长河背着行李从北京回家了。荷花听说老爹打官司回来了,便急匆匆地跑回家,非常激动地问:“爹,赢回房子了吧?”“不要了。”孙长河慢条斯理地说。“不要了?为什么呀?”孙长河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学起俞峰:“再上诉要费好大的劲,而且要推翻几个大官,定为错案另立案重审。万一官司输了,俞峰和他的领导就完了。说不定给俺加了新罪状。蛋打雀飞,贪小失大得不偿失。现在俺放弃上诉等于挽救了自己和大多数人。这次,虽说输了房子,可俺赢了社会经验,赢了人格,赢了做人的尊严。”荷花心想,老爹是不是疯了?脑子发热?房子被人抢了去,还说赢了?可是……母亲劝她:“雪儿妈,算了吧,没了房子再盖新的,人气病了划不来啊。这回儿呀,你爹都认了,咱们也不生气了,昂。”“妈,这事?唉!上次住院,医生说俺再也不能生气了,否则,旧病复发很危险。”“这就对了。雪儿妈,这回啊,俺想在云山下盖三间小房子,反正俺们也活不了多少年,总不能轮回住在媳妇家里。人老了图个清静,自由自在,你说是不?”孙长河一听,眼睛立刻明亮起来!“好,好,就依了老婆子。俺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过去光顾着打日本鬼子保国家,愧对老婆孩子了,俺老孙要用最后的生命补偿亲人们!”几句话,说得大家心里酸酸的,小宝媳妇也跟着泪眼婆娑。母亲老泪纵横,脸上的皱纹和满头的银发,见证了她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她第一次被老头子感动得放声大哭……北京之行,让孙长河长了见识,改变了以往的很多坏脾气。他甚至试图改变自己,积极跟上社会新潮流。因为不懂法人家叫俺法盲;因为无知做错很多事;因为脸上没有笑,所以郁闷烦恼……这些通俗的大道理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后,终于大彻大悟。村里审批了孙长河的房子,照顾老革命,让他只盖三间菜园子屋。不能说住房,否则,上级不允许在山下盖居住的房子。说盖就盖,大宝、小宝,姐夫,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来帮忙盖房子。帮石头的,帮砖瓦的,帮木料的,说明老孙在村里确实受人尊重。村东的张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满头银发似雪花,凹陷了脸腮掉光了牙。听说孙长河要盖新房子,她拄着拐杖,端着一瓢鸡蛋,惦着三寸金莲,一步一颠地送上了厚厚的暖意。“小侄儿,别嫌弃啊,俺干不动活了,帮几个鸡蛋,呵呵……”孙长河搀扶着颤颤巍巍的老人,说着发自肺腑的贴心话,“老婶啊,您偌大年纪,省吃俭用的攒这些鸡蛋帮俺盖房子,您让俺这个做晚辈的怎么忍心要啊?”一个月工夫,三间挺漂亮的小屋盖好了。这是村里的一件稀奇事,晚年老人给自己盖新房子。瓦工们连续加班,简单装修了墙壁,垒砌起热炕和锅灶,建起猪圈和茅房。木工们日夜兼程,做好了玻璃门窗,剩下的木料还加工了桌凳,竟然不要工钱?这个在孙长河眼里的‘半旧’社会,竟然有不少崭新的活雷锋?孙长河的眼睛模糊了,继而,脸上的泪珠一串一串地落到身上,掉在地上。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