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牛年牛气冲天


【诗论*毛建平作品】
红梅赞童丽 - 民歌童丽【作者简介】毛建平,男,一九五四年出生于上海,爱好诗词歌赋,注重微诗文字创作。江南惠山文学社点评师。想起一段往事,让他不禁提笔挥毫写下这首“想念你” 回忆固然也是一段美好的篇章。

【诗论】
作者:毛建平
什么是诗?除却文学样式教材定义外,笔者以为有诸多认知上尚未明确的理念乃至诗人个体情感所要表达的那种微妙的东西。
首先,我写的诗(如果是诗的话)我自己也很难解释,或者说不好解释,但读者一定不难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能读懂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虽然不一定是全部内容,至少有一大部分能读解出来,而且许多读者在品鉴基础上生发出思维的再创空间,从而把作品的思想內容填充的更厚重更饱满。
其次,我认为诗所表达的理念,不应该是已被肯定或被大众认可的普遍真理,而是应该被肯定或认可的新的真知灼见。它可以出人意外,但一定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诗是表达浓烈情感的一种文体,其表达的是一种广泛而厚重的浓缩的感情世界。
那么,情和爱无疑是诗人首选的主题,可以这样断言:不会写爱情的诗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情和爱的表达无疑是诗人情感落笔的着重点。
既然已经知悉诗人的情感是浓烈.丰富而又敏感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为什么诗人有捕捉刹那间思维灵感的能力了。
我们在读到一首好作品时,往往不难在作品里看到奇思妙句,令人过目不忘,产生美的感受和遐想。这一点很重要,也常常是我们用来评判作品优劣和诗人的重要考量依据。
除却综上所叙,一首好作品的产生,必然是借助了诗人扩散性放射性,理性认知思维和情感作用的复合下完成的。
其魅力在于对作品的探幽觅迹,对诗人灵魂深处的动态揭密,也是读者洞悉作品内涵和把脉作者思路的要义。
至于常识性诗的特征和对诗的要求,本人不再一一表述,因为它的众所周知,所以不在此文论及的重点范畴,不再敷陈,就此打住。
(写於2021.3.5日)


毛建平,男,五四年生,象山烟草局退休干部。八,九十年代就有作品在各级报刋发表,纪实文学巜战斗在子夜》首发浙江日报后被人民日报信息中心收录进巜中华之子》一书出版。一生写有近千篇散文,诗,诗评,近二百篇作品在巜中华诗文典藏》,巜中国当代诗词集》出版。2019被评为年度优秀诗人。现系巜江南惠山文学社》编委,点评老师。巜萧乡文学》获奖会员。

向日葵云雨,江苏永宁人,滨海作协会员。2020年6月6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夏诗典》。受邀《剑鸿的诗意人生》专栏作家、编辑,《可爱小池塘》高产作家、编辑,《季风的草塘》编辑,中国微刊《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江四水》专栏作家,《盐城头条》认证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现受聘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诗刊专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