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市濉溪县关工委:
关工委倾力奉献 青少年健康成长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濉溪县关工委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培养的奋斗方向。

近年来,县关工委通过基层组织建设、传承红色基因、青少年法治教育、助学助困等方面,聚力聚焦,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县关工委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12月,被省关工委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并在表彰会上作为唯一的发言单位进行大会发言。

县关工委做到“六个做实”,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做实组织建设,基层关工委建设得到新加强。抓党建带关建,积极动员广大“五老”人员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组建各镇、学校、村居、企业关工组织。全县共建立关工组织629个,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的工作网络。

二、做实“五老”优势发挥,银发作用凸显新活力。配齐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把威望高、能力强、爱奉献、身体好的“五老”同志充实到各级关工委,利用他们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担任传统报告员、校外辅导员、法治宣传员、网吧监督员等“八大员”,累计参与关工工作的“五老”达9万人次、关工志愿者6万人次。县关工委副主任、“中国好人”钟鑫投资2000多万元,单独兴建博物馆3所,与政府合作共建3所,无偿提供藏品6万3千多件供展出,每年受教育青少年达6万多人次。

百善镇“五老”志愿者、“中国好人”退休教师叶书运自己出资3万元买矸石、碎石子义务修路,节假日无偿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不定期受邀请给学生作辅导报告。南坪镇五老协会与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合署办公,抓党建带关建,有力带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切实做好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

三、做实关工助力关爱工程,为特困青少年学习成长增添新希望。县关工委冬季为困难少年儿童发放慰问金或购买羽绒服的“冬季送温暖”工程;秋季开学后,为困难、留守少年儿童发放慰问金和书包等学习用品的“金秋助学”工程;资助新入学大学生,每人3000元的“关工助力 圆梦大学”扶贫助困工程。

据统计,县关工委多年来用于扶贫、关爱工程的资金近80万元,受助学生1200人次,其中单笔资金3000以上的达150人次。同时还倡议社会各界共同伸出援手,弘扬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近五年,县关工委成员单位——县工商联等共募集社会助学助困资金1000余万元。民营企业家姚勇、李建国,致富不忘家乡,十多年来先后捐款4500多万元用于助学助困等慈善公益事业,其中姚勇“关工助力 圆梦大学”捐助资金达1500多万元,累计资助困难学生800多名。

开展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学科技 奔小康 传知识 授技能”的“双带”工程。五沟镇益民超市总经理、中国好人、县关工委优秀关工志愿者王芳被中关工委评为“双带”农村青年人才,省关工委主任张俊亲自来濉溪县为其颁奖。

四、做实各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得到新提升。为推进普法、党史国史、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教育,强化对青少年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县关工委成立了好人及道德模范宣讲团、法治教育宣讲团、中华传统文化宣讲团和红色淮海宣讲团。每年开展各类活动约40场次,受教育学生达1.2万人次。

五、做实家长学校创新,家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各中心校家长学校创建率达100%,把好家风好家训纳入家长学校课程,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的好品行。家长学校涌现出一批办学规范、教育质量高的先进典型,如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大讲堂,已开办25期,期期资料留存规范完整。

六、做实特色品牌打造,使关工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县关工委“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关工助力 圆梦大学”助学工程、“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教育;“争做优秀关工志愿者”活动;南坪镇“村校合一”“镇校合一”的关工委及《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和队伍建设》;城关中心校《创新家教模式,提高家教水平》;孙疃中心校《创新养成教育思路,拓展养成教育成果》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市关工委大力宣传和推广。

2020年11月,纪念中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表彰会上,总书记强调:“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濉溪县关工委将全面落实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扛起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担当,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更大贡献。
(濉溪县关工委 李艳梅)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