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四人行(第十四辑)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序: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1、七律·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王爱武
青山如是柳秦淮,妩媚江南玉石钗。
嫩叶清心依绛宇,寒潮浊意毁诗斋。
昔温斜照风流鹤,今抚重帘月远阶。
鸾镜红颜含泪影,兰坪撒手恨难排。

七律·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奚鹏飞
柳影婆娑照素颜,娥眉铮骨自堪怜。
诗吟香阁泠泠韵,画挽银钩脉脉笺。
碧血池边风有泪,绛云楼上夜无眠。
谁知缕帛虞山冷,倩女游魂逐逝川。

七律•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苍狼一啸陆鸣(内蒙古)
艳媚秦淮独占魁,吟词书雅众儒推。
何嫌白发情难改,如是青山志不颓。
菊秀东篱知五柳,枫红西岭若寒梅。
此生有幸为君识,怎惧香消化作灰。

七律•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且行且珍惜
柳隐难遮麟角才,风尘路转入章台。
不堪家国须眉老,每忆沈湘如是哀。
月照河东君且去,魂留别传士归来。
断弦不媚驽庸者,也效囊锥自快哉。
①章台:妓院。柳隐:柳如是真名杨爱,读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入妓时自称柳隐。
②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评:“独立之精神”柳如是:“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死后葬于常熟,钱谦益墓侧,后世人碑刻“河东君"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