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心拉郎配 刊网要融合
——《宝安风》出版300期系列之十四
第13任执行主编/主编 兰惠
荏苒时光,如歌岁月,历经二十七载,《宝安风》出版300期了!
对于一份企业内刊,二十七载众人拾薪秉烛伏案的笔耕不辍,二十七载齐心协力生花妙笔的慧心巧思,300期,来自不易。
2010年,初识《宝安风》,彼时还是一个读者,刚刚担任内刊责编,正在一批优秀企业内刊中孜孜以求,《宝安风》就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专业”“更像一本外刊”,让我心生佩服。没想到,兜兜转转自己现在也有幸成为了《宝安风》的主编。
2016年接手《宝安风》后,在前辈们“光环”照耀下,倍感压力。尤其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告别野蛮生长,开始迎接存量掘金时代,几乎所有的报纸、杂志等纸质类媒体都难逃颓势,减版面、减人员、甚至关门停刊。作为纸质类媒体的企业内刊,也面临转型,需要融入“碎片化”“电子化”的浪潮中,《宝安风》该何去何从?成为我加入《宝安风》面对的第一个重大考题。
在信息化浪潮下,适应传播新时代变化不可阻挡。企业纸质内刊应寻求公众号错位发展,形成互补,是《宝安风》适应融媒体的最佳选择。《宝安风》利用自己出版周期长、版面多、栏目多的优势,在内容题材的取舍上,加强对时效性相对不强的专题类、深度类、人物的创作,以“深”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快”。同时也决定及时推出电子版,利用网络传播渠道的优势,强化《宝安风》的发行与传播。而针对公众号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沟通的优势,企业经营活动、成长的精彩瞬间及所属企业动态等可在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时效性更强。
2016年9月“宝安风”公众号正式认证上线。目前的“宝安风”公众号,经过五年的潜心经营,与《宝安风》杂志形成了互补,也累积了大量的粉丝,也庆幸当时做了正确的选择。
不过,近年来在企业内刊协会的年会上,企业内刊还能撑多久?仍是同行讨论的话题。根据从业的经验来看,企业内刊存在的价值目前还是企业微信公众号无法取代的。
企业内刊,是企业一张名片,它不仅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也是了解公司基本情况的一个窗口。在商业活动中让社会各界和合作伙伴能够第一时间全面、准确、完整地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而企业内刊恰恰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无论是平时的参观接待,还是日常的经营活动,第一次见面,向对方递上一份代表着公司形象的企业内刊,立马能增加对方对企业的好感度。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企业官网、微信公众号上面也有。可事实是,后者并不能替代前者。企业内刊我们可以主动递给对方,而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则需要对方用手机搜索并打开,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这当中存在天壤之别。
《宝安风》历经二十七载,它伴随着中国宝安一路前行,也见证着中国宝安荣光跋涉的足迹。作为《宝安风》的一个记录者,一位代言人,祝福《宝安风》越办越好!
(兰惠,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系,曾任出版编辑,《天虹》《宝安地产》编辑,现任《宝安风》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