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朋友说:过去历年,他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等各项发展指标均居全省前三名。可是,去年却突然跌落到全省中下游水平。省里怪罪现任市委书记,可当地干部群众却怪罪省里。
我问:为什么?
朋友说:现任书记的上任书记在该地只工作了七八个月就调走了;上任书记的上任书记在该地工作只有两年多,也调走了。就这样,该市工作受此影响,一年不如一年。而现任书记到该地工作不到两年。除去报到后熟悉当地情况,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一年多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能扭转“一年不如一年”的下滑局面?又怎能干出好成绩呢?
听了朋友的介绍和分析,我忽然想起唯物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是一种不显著的、非根本性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突变、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
朋友所在的城市为什么前些年没有出现落后现象,而去年却突然出现了呢?根本原因不在于现任书记,而在于前些年省里对该市的市委书记调动太频。
市里一把手调动太频,他们的工作就不在“状态”或干不到“状态”。他们的工作不在“状态”或干不到“状态”,必然引起全市干部的工作也不在“状态”。这样,久而久之,时间达到一定的数量限度,全市干部队伍就会发生质变。他们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行为等,就会出现软、散、懒;有的可能变得娇、横、蛮;更有甚者,有的可能出现腐败现象,最终变成腐败分子。
干部队伍素质的变化,必然影响、阻碍全市经济和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全市各项事业发展速度的放缓和下滑。
前些年,该市为什么没有出现落后现象?是因为该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指标下滑的量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数。而去年,各项事业下滑的量已经接近和达到了质变度数,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种局面。
这件事情,使我想起了某县一个乡镇类似的情况。这个镇距离城区不到10公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并盛产一种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水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个镇的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工作积极进取。全镇各项工作业绩均位于全县第一,在全市也名列前茅。可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该镇党委书记五六年换了三茬。当地干部群众把该镇戏称为“干部培训基地”。
由于党委书记调动太频,都没有干满任期年限就调走了,所以,二十年多过去了,该镇面貌虽有变化,但仍不及预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干部调动,尤其是主要干部调动,必然影响工作进展和事业发展。
根据媒体报道和各地干部群反映的情况看,上述现象不是个别现象。
愿上述现象不再发生或少发生。
王京楠写于2021年4月6日晨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参加中央党校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函授班学习。曾先后在农村、乡镇、城市的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单位工作。现任某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好读书、思考、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