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浓浓亲情
第二天一大早,英若兰去表哥于刚的房间门口敲门,叫表哥起床准备去外卖上班。
待于刚洗漱完,英若兰就给表哥端上来早点:一大碗于刚最爱吃的麻油香葱阳春面,面上卧两个黄白相间的荷包蛋,一小碟英若兰自己腌制的酸豆角。
趁于刚吃早点时,英若兰就坐在他身边喋喋不休地叮嘱他:啥骑车尽量慢点,红灯停、绿灯行,前面遇上行人一定要按喇叭;啥别与行人抢道,更别与机动车抢道;啥外卖送到客户家一定要笑脸相迎,别忘了说谢谢;还有记得每隔两小时就要给她打电话报平安,如果遇上加班一定要事前告诉她,以免她担心着急……
于刚边聆听英若兰的叮嘱边吃面,吃罢他满意地一抹油腻的嘴巴,刚说了半句:
“好啦,我都知道了,你这唠叨的就像咱妈……”
啊呀,他马上意识到这个比喻太不合适,表妹还是未婚的黄花大闺女呀!他于是急忙改口说:
“你现在就不像是咱妹,倒像是咱姐!你就放心吧!”
英若兰俏脸微红,嘴角的两个小酒窝也羞涩地时隐时现,她听见了于刚刚才极不恰当的比喻。不过她心里还是暖融融的,表哥这二十几年一直都是把她当作亲妹妹,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纯洁自然,她有这么一位淳朴真诚的哥哥感觉十分幸福了。
英若兰一直把表哥送到楼下,亲眼瞧着于刚骑上昨天上午在参加肖雯雯的生日party 之前,他们兄妹俩一起出去买的电动自行车,她又亲手给表哥戴上头盔,然后目送表哥骑车离去,汇入江城武汉劳动者的洪流之中……
英若兰回到家,稍稍收拾了一下家里后准备出门。她想去武昌丁字桥的人才市场找一份工作。
肖雯雯昨天深夜给英若兰打过来电话,说护理学院特训班的课程进入尾声,以前每天下午的课改为每个周六、周日上半天课。她还叮嘱英若兰一定要认真复习她这段时间在特训班学到的知识,准备迎接不久以后的结业考核。肖雯雯特地叮嘱她几句:
“若兰妹妹,希望我和你的考试、考核都获得优秀,咱们姐妹就能梦想成真,成为咱妈妈一样的白衣天使!”
……
英若兰觉得学校这样的安排对她十分有利,她假如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可以平时上班,周六、周日去上课,这样工作、学习两不误了。
英若兰依然没有把她和表哥已经离开工地、表哥开始跑外卖、她准备找工作的事情告诉肖雯雯,她坚持认为肖家一家人为她和表哥于刚的帮助和付出已经太多了,自己能承担的就自己承担,尽量不要去麻烦肖家人。
是的,她和表哥于刚都已成年,生活的路得自己去走,风霜雨雪得自己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老让人帮扶。
英若兰刚准备出门,她手里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她低头一看电话号码,是从老家打来的,她妈妈黄梅香的电话。
啊呀呀,英若兰猛然被提醒:昨天、今天过节,昨天她和表哥上午去选购电动自行车,下午和晚上参加雯雯姐的生日party ;今天她又准备出门找工作,她忙得忘记打电话回家问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节日快乐,这会儿妈妈打电话来肯定要埋怨她啦。
英若兰心情忐忑地接听电话,果然,妈妈黄梅香的第一句话就问她:
“若兰,你为啥过节不给家打一个电话呀?”
“啊,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两天有点忙,忘记打电话给您、爸爸和爷爷、奶奶……”
“你知道吗?昨天几乎一白天加几乎一整夜,爷爷、奶奶,你爸和我,咱一家人都眼巴巴地盯着妈妈的手机等着你的电话啊!”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啊,女儿知道错了,女儿对不起您们……”
英若兰说着声音有点哽咽,美目里充盈珠泪。
电话里忽然传老爸爸文杰的声音:
“女儿呀,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遇到啥难事呀?”
“啊,没有没有!女儿在江城武汉挺好的,工作轻松,身体健康,女儿最近称重,都长了五斤肉呢!”
英若兰用小手抹了一把眼眶,着急地宽慰爸爸。
谁知道妈妈忽然声音有点严厉地说:
“若兰,你啥时候学会说谎了,啊!”
爸爸插嘴说道:
“若兰呀,你的于刚表哥把你的情况都告诉我们了,你是不是在工地上磨破手掌啊?你是不是骑自行车摔坏了腿呀?”
唉呀,英若兰没有想到表哥于刚背着她把她的窘事几乎都向她的爸妈“告密”了!哼,表哥今晚下班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像他这样的如果生在七八十年前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一定是“无耻的叛徒”!
英若兰想到这里禁不住玉牙紧咬,酒窝圆瞪,“怒火”中烧,她生气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看来于刚今晚回来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英若兰不过现在只有乖乖地向爸妈“认罪”,尽量地宽慰爸爸、妈妈说:
“爸、妈,女儿知错了,不该向二老撒谎,女儿以后再也不敢了。不过女儿手上、腿上的伤基本上都好了。”
妈妈说:
“好啦?咱们都不相信,你马上把你的手和腿录视频给咱们瞧瞧,告诉你,现在爷爷、奶奶也过来了,他们都要瞧瞧你的手和腿!”
英若兰连忙大声说道:
“爷爷、奶奶好!”
“好,好,咱们的乖孙女!”
英若兰听见奶奶的声音,接着又听见爷爷的声音:
“孙女按你妈说的,把你的受过伤的手和腿录视频给咱们瞧瞧!”
英若兰没有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受过伤的手和腿用视频录下来,为了让四位亲人放心她的腿已经恢复健康,她还特地在房间的空地上录了一段舞蹈,仍然是山歌《我爱家乡的玉兰花》的舞蹈。
四位亲人观看了视频后,妈妈在电话里“点评”说:
“嗯,你两个手掌的伤是好全了,结了一层茧,你爸说这样也好,你以后再干力气活就不会磨破手掌了。我看你的腿上留下了一点淤痕,你刚才的舞蹈也瞒不过妈,当你走小碎步时,伤腿有点不灵便,也就是说你的腿伤还没有好利索!”
“妈您放心,我的腿现在行走、干活都没有大碍。”
妈妈说:
“你不能大意。告诉你,你奶奶熬了两个夜晚,用纯棉线给你织了一双手套,以后干活戴上它;你爷爷和你爸前几天从咱家后院挖出几十根深埋了好几个月的柳枝条,把它们一根一根削成薄片,然后精心编织,给你制成一个护腿。妈已经把手套和护腿快递出来,这两天你就能收到了!”
啊呀,英若兰知道爸的腰背不好,爷爷和奶奶都有七八十岁,他们还在为她操心忙碌,虽然这两样东西英若兰也许用不上,可是这两样东西其中凝结的亲人们浓浓的情意太沉甸啊!
英若兰又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哽咽着说:
“谢谢妈,谢谢老爸,也谢谢爷爷、奶奶,我今后一定小心,再也不能劳累您们了!”
奶奶在电话里笑着说:
“若兰你说的傻话呢,咱们是亲人,是一家人啊!你说啥谢、啥小心的,尽说些见外话!咱们这些老人只要看到你好好的、美美的,咱们就快活呀!”
英若兰说:
“是,咱们是今生今世永远也不会分开的亲人,奶奶您和爷爷身体健康,孙女就无比快活;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女儿就无比快活!”
这一家人啊,虽然英若兰与他们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是这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已经超越血缘,升华为无私的大爱!
妈妈最后告诉英若兰说,她和若兰的爸仍然不大放心女儿,他们等过段时间天气更暖,待若兰的爷爷、奶奶的身体好些,爸爸、妈妈就来江城武汉看看女儿。英若兰当然也盼爸妈早点来汉,她有好几个月没见着爸妈,心里实在想得慌。
英若兰接下来在电话里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述她和表哥来到江城武汉后遇到的肖家一家人,肖家人对他们兄妹俩方方面面的照顾,武汉人真是热情实诚的好人。妈妈说,这样的话她和若兰的爸爸更应该来江城武汉,他们要好好地感谢肖家一家人……
电话终于打完了,英若兰的心也快被融化了。浓浓的亲情更增添了英若兰生活的力量。这时候已经是中午,她做了一碗面吃了后就出门,坐公交前往武昌丁字桥人才市场。她此时此刻十分渴望有一份工作……